一双杏眸看向他。
江弦被她看的还有些不好意思,笑笑,“那当然了,怎么说我也是曹禺的弟子,写出来的东西当然不能丢了老师的脸面。”
朱琳笑了笑,“你是曹禺的弟子,怎么写出了老舍的味道?”
“.”
江弦没有解释,朱琳紧接着笃定的说:“你这部话剧,如果能演出,一定能在京城大火,我以前看过好多话剧,都不如你写的这个。”
“演出?我倒没想的那么远。”
天下第一楼毕竟是江弦第一次合成的话剧剧本,他还没想到演出那么长远,习惯性的打算找一家杂志发表。
话剧这种题材也可以在文学期刊上发表,更对口的是戏剧文学创作期刊,像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剧本、人民戏剧、小剧本.这些个杂刊。
翌日,江弦把朱琳送去北电,又回到电影创作的编辑部。
审完一篇稿子,抬眼望见桌前不知何时站着个王卫国,模样有些拘束。
“卫国同志?”
他意外道:“你怎么来了?什么时候来的?”
王卫国笑笑,“没多久,我看你在审稿子,就没打扰。”
“都哥们,干嘛那么见外。”
江弦熟络拎把椅子过来,给他倒一杯水,和王卫国寒暄几句。
“我读过那篇许三观卖血记了,你写的真好。”王卫国赔付道:“简洁的语句,写出了悲悯式的幽默。”
江弦一想,这倒是真对王卫国的胃口,许三观的基调是悲剧,王卫国同样是一名有悲剧意识的作家。
“你这次过来是?”他问。
王卫国纠结了一会儿,还是从挎包里取出一篇稿子,“想请江弦同志你帮我看一篇稿子,这是我最近写的一篇,我总是觉得有点儿欠缺,又说不上来到底欠缺在哪里。”
江弦看向第一行:人生
好家伙。
他差点儿从椅子上跳起来。
人生啊!
人生有多经典?
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拿下全国优秀短篇奖,1985吴天明又把它翻拍成电影,王卫国本人亲自编剧。
那年,成都举办百花奖,当天下起大雨,四川大学的一万两千名师生冒雨看完了人生。
电影放映完毕,一万两千名师生,站在雨中大喊:
“人生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