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哈哈大笑。
聊了一会儿,江弦回过头,和王安忆对视在一起,她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一个人孤零零站着,看着似有些拘谨。
“安忆同志!”他打声招呼。
再往旁边一扫,他那师兄汪曾祺已经在人堆里侃上了,和王安忆形成鲜明的比对。
“江弦!”王濛今年也凭借春之声入选。
这位和江弦一样,也是常青树了,每年都获奖。
他又给江弦介绍了几位江弦比较陌生的同志。
灵与肉张贤亮。
丹凤眼陈建功。
小贩世家陆文夫。
这几位无疑都是极耀眼的,张贤亮的灵与肉就不提了,改编后的牧马人轰动国内票房。
陈建功这会儿还是燕大中文系的学生。
江弦最喜欢的是陆文夫,他的那部美食家写的简直叫个享受。
聊了一会儿,大家慢慢熟络起来。
蒋子龙看着他们激动的神色,感慨说:“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了,江弦去年写的都是长篇,今年没拿几个奖。”
他这么一说,一旁有几位编辑纷纷点头。
相较于前两届的锋芒毕露,今年的江弦显然黯淡不少。
“那你们是不知道。”
王濛笑了笑,语气里带着一股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幸灾乐祸。
“今年江弦是自己只拿了一个奖,除了他,还有三个奖和他有大关联。”
“还有三个奖?”其他人一头雾水。
王濛掰着手指头解释:“受戒、本次列车终点、午餐半小时,这可都是江弦编辑出的作品。”
此话一出,众人全部傻眼。
按照惯例和规定,编辑和作者共享奖项的荣誉。
要是这么一算,这小子今年是又拿了四个奖啊!
巨大的冲击让众人陷入一阵失语的状态,尤其是各大文学期刊的编辑,看着江弦那叫一个难受。
往年你刺激其他作者,今年你改来刺激我们?
还是入口处小范围的躁动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了过去,是一位特殊的作家姗姗来迟。
史铁生穿戴的整整齐齐,坐在轮椅上,被他父亲推入场内。
座位不好进去,好些作家都热心的过去帮忙。
“铁生!”江弦打个招呼。
“江老师!”史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