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他自谦说。
“你这点心得体会太了不起了!”
徐中玉扯着嗓子说,“这个寻根文学的大旗如果打响,那就是推动起了一场新的文学思潮啊!”
他这一番话,听得江弦一阵心驰神往。
卢新宇为什么全国闻名,就是因为一篇伤痕意外的开启了伤痕文学的文学思潮。
他这篇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语言若是推动开启中国文坛寻根文学的文学思潮,那他在国内的名望和声誉至少能上升一个档次。
“你才这么年轻。”
黄药眠满眼欣赏,“我以前只知道你作品写的好,不知道你对文学理论也理解的这么深邃。”
徐中玉说话更直接,“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文艺理论学会?”
“对,你应该来我们文艺理论学会。”黄药眠被徐中玉一提醒,马上跟着劝起了他。
“这”
江弦有些迟疑,“不太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
徐中玉皱起眉头,觉得江弦是怀疑他们学会的“权威性”,介绍道:“你不要有顾虑,我们是全国性的专业学术团体,受多部门监督管理,会内网聚国内绝大多数文艺理论的专家学者。”
“只要你点头答应,我们就给你安排入会,你放心,我和徐老先生这点能力还是有的。”黄药眠苦口婆心的劝说着,“像你这样的人才,应该被吸收进我们的队伍里。”
“还是算了。”江弦拒绝了两人的热情邀请。
他和理论研究学会又不熟悉,和徐中玉、黄药眠也只是萍水相逢。
这年头形势那么微妙,加入中作协他没顾虑,加入中国笔会中心是出于对巴金的信任,这个理论学会,既然他不熟悉,那还是不要掺和进去比较好,谁知道他们又是哪个“山头”的。
“唉,好吧。”
徐中玉和黄药眠对视一眼,都有些无奈,没想到还有他俩一块儿劝说都不给面子的人物。
倒也不至于对江弦产生什么意见,今天这一篇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语言,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拉江弦入会只是锦上添花。
正是饭点,江弦把这两个老家伙喊进家里,亲自下厨招待一番。
话题就没离开过“寻根文学”。
“现在一想,倒是能从很多你的作品里找到‘寻根文学’的影子。”徐中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