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文字真挚而充满感情,是极高度的评价。
江弦从这些句子里,能清晰的感受出路遥对最后一个匈奴这篇的喜爱。
尤其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路遥能从这篇中读出感情,读出其他地方人读不出的意味。
像是很多民歌和陕北的传说,外地人是不明白的,哪怕看到也不会有多在意。
而像路遥这种从小就接触陕北本土地域风情的陕北人,绝对是能看懂的。
这就像是百年孤独,当读者对其中一些结合了拉美当地文化的魔幻情节感到不解,开始解读的时候,无形中对拉美当地的文化开始解读,这样就进一步的了解了当地的文化。
还有黑神话,“天命人”到了隐秘山洞,开了宝箱,看到菩提老祖的壁画,如果这会儿没血没蓝的话还会在山洞里自动回复,这时候中国玩家已经热泪盈眶,但外国玩家就不懂。
这也正是这一类作品魅力所在。
就像黑神话,它会给玩家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但与此同时,又吸引着大批不懂它的外国人试着接触、了解。
路遥又和江弦交代了发行的事情,他代表延河向江弦做出了三点承诺:
第一:全文一期发完;
第二,头版头条;
第三,大号字体。
以江弦的分量,文章能刊发在延河上,那这些待遇其实是应该给予的。
来信的最后,路遥询问起江弦最后一个匈奴下卷的消息。
好多作家的写作,都喜欢分卷来写,尤其是长篇。
就拿路遥他自己来说。
众所周知的平凡的世界,其实一共分了三部来写,而且是分开发表的,中间相间隔了好几年的时间。
而且这种分开发表,非常不稳定,好多作者因为上卷遭受冷遇,就不会再创作下卷。
还说平凡的世界。
路遥写完第一部平凡的世界以后,投稿给当代,结果被杂志编辑一顿挑剔:
“能写出人生的作家,怎么会江郎才尽到这种低劣的程度?”
没错,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直接被当代拒稿。
第二部更没有被任何文学刊物接受。
也就是路遥,凭借巨大的毅力,顶着身体的疼痛,咬着牙用命写完了第三部。
结果这唯一被公开发表的第三部,也只是在最边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