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而复就更“罪孽深重”。
他第一部上海的早晨,早在1958年就在收获发表了,一拖20年,直到1979年第三部上海的早晨才在收获上面问世。
这1958年就在收获看了第一部的读者,不得把收获和周而复给告死。
老子买了20年的收获,才终于看完这部。
太特么误导我们消费者了!
“就只有茹志鹃一个作家?”秦兆阳问。
“不是,还有一位。”
“谁?”
作协的同志嘿嘿一笑,“正是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位。”
“江弦?”
秦兆阳和路遥同时脱口而出。
秦兆阳脸上是欣喜,“挺好的,像江弦这么年轻的作家,有这个机会出去交流,对他以后的创作很有帮助。”
路遥则是两眼一黑。
啥玩意?
江弦要去参加“国际写作计划”。
那最后一个匈奴的下卷呢?!
“秦老,我先告辞了。”
路遥匆匆忙忙起身。
秦兆阳还纳闷儿呢。
“路遥,不再坐一会了?”
“不了,秦老,我有急事!”
路遥披上外套,先去了北影厂,一打听江弦不在,又去虎坊路15号,敲了半天门找不到人,最后绕着京城跑了快一圈儿,来到江弦家门口。
“哟,路遥同志?你咋来了?怎么还气喘吁吁的。”
“唉。”
路遥叹一口气,真见着江弦,他又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了。
毕竟他这个人是有点i人属性。
“外面风沙大,进屋。”江弦说,“你这上哪儿逛了一圈?都快成兵马俑了。”
“.”
路遥这时候才发现,自己鼻子里、嘴巴里全是沙子,浑身上下那是沾满灰尘。
江弦帮他拍了拍,又给他倒一杯水。
“你是为最后一个匈奴下卷来的吧?”
见江弦都主动提起了,路遥也痛快。
“对,你这部下卷写的怎么样了?”
“还没写。”江弦轻笑道。
“还没写?”
路遥挠了挠头,“那你是不打算写了?”
“写当然要写,但是短期之内,我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