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的发挥空间。”
“我都不敢想,在这套制度的影响下,末代皇帝最后会是什么鬼模样。”贝托鲁奇扶着额说道。
“我和贝托鲁奇都受不了‘八大电影公司’那套。”
托马斯道:“和我们一样的电影人其实很多,这些人为了摆脱‘八大电影公司’的控制,试着自筹资金,自己编写剧本,自己担任导演,于是银幕上开始出现了一些与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强的电影,这就是常说的‘独立电影’。”
江弦之前对国际电影行业有了解,但也是一知半解,很多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听托马斯完整的给他讲一遍,对好莱坞的事情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托马斯的话题谈到电影的发行上。
话说好莱坞在50-60年代经历了麦卡锡主义、电视机的冲击,陷入漫长的低谷,直至70年代复苏,以科波拉、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等为代表的新锐导演冒头,正式进入后好莱坞时代。
在这个时期,好莱坞商业片愈发成熟,电影工业体系迅速发展,逐渐达到了一种“男女老少可观影”的境界。
只是碍于两大阵营对立,没有将触手遍及全世界。
而等到90年代初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崩塌,最后一项阻碍消失好莱坞顺理成章的开始攻占全球市场——这也是港片衰落的原因之一。
单说20世纪福克斯,在几年前经营的还很凄惨,结果凭借一部旷古绝金的星球大战咸鱼翻身,又恢复了大厂的气象。
而历经半个多世纪,好莱坞的吸金模式或者说商业化运作已经相当成熟,是全世界电影发行都要学习的标准模式。
电影这玩意儿,和普通的产品其实一样,把电影拿给一个渠道商,也就是负责铺货的。
产品给你了,你就找渠道,保证我的商品能进去就好了。
而这又离不开推广,渠道商得先帮忙推广,给电影造势。
中国的电影一般是拿去参加电影节,像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让电影在全球电影行业内得到曝光。
有了曝光,就能吸引海外发行商的注意。
而且电影在电影节上的展映效果、获奖情况也都会对其海外发行产生重大影响。
当然了,末代皇帝作为贝托鲁奇拍摄的影片,肯定能拿到更多的推广渠道,这里就不提了。
推广完就是发行。
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