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是红枣,还有一种什么花儿开着,花开到什么程度,而哪一种花又凋谢呢,还有哪一种庄稼该收了,哪一种庄稼又要播种。
总之,整个要做的准备太多太多。
另外,路遥写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时常需要直接面对原型采访,这个准备就耗尽了路遥很多的心血,所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
有机会,可以去读读路遥的读书笔记,和他的采访笔记,都会忍不住为之震颤。
所以,写平凡的世界的整个过程,对路遥来说都是一场长期超负荷的写作劳动,耗费了他的心血。
这不是比喻,因为就在写到第二部快完稿的时候,路遥竟然吐了一口血。
但就是这样,几乎是透支生命写出的,面对的是整个文学界的不予理睬。
他给花城熟悉的编辑投了稿,还写了封信,说:
“我自觉尽了力,稿件头天完,身体第二天就垮了,心力衰竭,气力下陷,整天服中药,也没气力和兴致和其他刊物交涉。问题是此稿我仍想由您手里发出,哪怕只发行一两份都可以——这些都是无所谓的。”
这几乎是恳求的语气了。
而花城也犯下了创刊以来最大的失误与遗憾,就是拒稿平凡的世界第二部。
而环顾国内其他的大型文学期刊,路遥的投稿都如同石沉大海,毫无动静。
唯一的发表机会,还是去年的时候,延安文学因为筹备在全国公开发行该杂志,于是选发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里的两个章节,发表时的标题定为新上任的书记。
这对路遥显然是打击。
除了延安文学杂志选发两章,他耗费心血写成的平凡的世界竟然没机会在国内任何的大型文学杂志上全篇发表。
要么是投稿信石沉大海,要么就给他写一封退稿信,认为这部书不符合时代潮流,属于老一套的“恋土派”,直接予以退稿。
当时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有次,在一个研讨会上,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看了平凡的世界以后,当着路遥的面指点说:“你的作品语言不好人家那语言,才是文学语言,可是,在你的中,找不到一句.那样的语言。”
面对这样的情形,路遥说不在意、不灰心是不可能的。
可就在他灰心绝望之际,已经贵为人民文学主编的江弦同志竟然站出来,表达了自己对这篇的喜欢。
外界都不理解他的,但是江弦理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