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让徐晨辉立刻开车回家,而是让他带着去了前三门,来到了王濛的家里。
“崔老师!”
“哎?江弦,你怎么来了。”
给江弦开门的是王濛的夫人崔瑞芳。
崔瑞芳是个物理老师,当时和王濛一块儿在东四十一条39号一个四合院做文书工作。
王濛有一篇代表作叫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就是以这个院子里的生活为原型。
从报到那天开始,王濛就展开追求,老是跟崔瑞芳去同一个厨房打饭,总是朝她笑。
后来更是展开狂热追求攻势,每天给崔瑞芳两封信,早一封,晚一封,不停地向她求爱。
后来王濛去了疆地,这时候两个人还没成婚,但是崔瑞芳并不介意王濛这样的身份,坚定的和他结了婚,跟着他一块儿去了疆地,住八平米土房。
之后的日子里,两个人也是长相厮守,堪称文坛模范夫妇。
这一点,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毕竟文人多情,很多作家地位升高以后,就会觉得原配的思想境界跟自己不在一个层面,继而马上去寻找下一个契合的灵魂。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王硕,还是个文坛小透明的时候,和沈旭佳这个舞台上光芒万丈的白天鹅搞在了一起。
结果名气一大,心也渐渐野了,马上又被爆出了和徐静蕾的婚外情。
据说当时徐静蕾都直接上门挑战。
除了王硕,余华同志也是此中代表。
小透明时期的余华,运气爆棚追求到了他们海盐县文化馆的文化馆秘书,当时是郎才女貌,可惜美好的婚姻最终无法抵挡时间的摧残。
结婚不到三年,俩人婚姻就分崩离析。
余华刚写完自己的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就和妻子离了婚,离婚不到半个月,就和早已情投意合的性感女诗人结合在一起。
还有哎,太多。
文人多情,作家们太追求灵魂上的契合了,要是拿感情的忠贞来说事儿,大半个文坛都得沦陷。
说到底,还是顽主里那句话:
“自杀的办法有一百种,其中一种就是和作家结婚。”
这也就越发体现了王濛老师和崔瑞芳这对夫妻感情的珍贵。
“江弦,来,喝水。”
别人想见一面王濛,难如登天,但江弦想见到他再容易不过。
这就正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