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拒绝了以往香港武侠电影的弊端,把超越的人性回归到普通人身上,让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有了个性和灵魂。
可惜电影当时票房只有900万港币。
王家卫一看这不行,赶紧抓着这群人趁着闲暇时间又拍了部喜剧片东成西就,这才靠着2200万票房终于挽救了损失。
除了王家卫,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也是这一类电影里最经典的案例了。
第一部月光宝盒率先在95年元旦上映,最终只收2500多万港币,1个月后上映的第二部大圣娶亲,最后的票房大约2800多万港币,远低于周星驰的其他影片票房,被引进内地以后票房更是奇差,在京城上映时两部电影平均仅20万票房,成为当年著名的发行失败案例。
总之,八成以上的国产好电影票房必惨败,这一点就跟魔咒似的,有太多好影片验证了这一点:
比如说顾长卫的三毛流浪记
比如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
比如说张猛的钢的琴。
比如说暴裂无声。
比如说心迷宫。
比如说剑雨。
比如说刘青云演的神探.
呃,陈皑鸽的电影不算,除了一部霸王别姬,他是很罕见的那种不管是电影票房还是电影口碑都很不行的导演。
总之,可以说是非常有戏剧性。
多年以后观众们才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没注意到当年出过这样一部好片,但是当年票房和现实的残酷又结结实实给了创作团队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反转就很让人揪心。
而米家山的这部顽主呢。
也深受这魔咒毒害。
为啥米家山的顽主一出世直接勇夺金鸡奖六项提名,后来却还是没拍多少作品呢。
因为这电影当年确实不咋卖座.
票房远低于米家山当初的预期,导致他被厂里面停发了两年工资,也因此整整两年没有参与任何电影拍摄工作。
后来他再拍,就只能拍点儿小成本的小打小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拍的本来就不多,还被封了一堆,这就更让他的名字在冯小刚、张艺谋这些后起之秀面前黯然失色。
对江弦而言,顽主票房卖出去多少他并不在意,米家山能给他拍成经典,那比多少票房都好使,毕竟这份名气的直接受益人是他。
他就是有点儿惜才,觉得就这么埋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