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在这年头是什么概念?
嗯,89年年初的时候市场报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叫房价猛涨,百姓望楼兴叹;势在必控,国家正拟定法规。
报纸说的是商品房价混乱猛涨的现象。
说据最近统计呢,如今全国储蓄存款加上私人口袋里的现钞,大概5500亿元,大概四分之一个“恒大”。
然而买房对普通干部来说,有人打比喻,犹如从夜空里摘颗星星。
89年年初上海住宅市场年初出售了11000多套住房,但是成交不到110,幢幢楼房无人买,几十万平方米新住宅空空荡荡。
原因是价格昂贵。
每平方米多少钱呢?
2300元!
京城最近也首次推出350套位于黄金地段的商品房,大概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多少钱呢?
没上海那么夸张。
但也达到了1600元到1900元。
按照这个价格,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
最后这些房源最终仅被预订了250套。
报纸最后计算了一下,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大概能存储50元,这也是这年头一名大学生能存下的最高极限了。
这么一算,这个大学生还得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就按这个版本的收入情况来算,一名大学生要日日节衣缩食一百年才能攒六万元,那么要攒够一百万元得大概一千六百多年。
这什么概念。
大概从汉末晋朝开始攒钱,一直攒到解放后才大概能够。
当然了,这报纸是89年年初发的,已经在87年的基础上又更新了好多个版本。
如果是这年头,一百万对于一名大学生可能要从战国时期开始攒才能攒的够。
所以也就难怪郑小龙听见这个数字会觉得心惊胆颤了。
这光是打个广告,就豪掷这么大一笔数字,这老板是多欣赏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不言而喻。
“还有.三九胃泰药厂,这个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三九胃泰的老板是这时代下海潮的一大代表。
后世总结过,从80年代开始的下海潮大概能细分为三拨人。
第一拨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因为农村出现自由市场,一些农民当中的“能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