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传话,袭人蹙眉告罪一声,紧忙往仪门外而去。
自得了那二百两银钱,郎中果然用了老参,不出两日袭人之母便大为好转,非但消渴症缓解,连带也能下床走动了。
其母与兄长花自芳只当那银钱是自宝玉处得来的,不免反复叮咛袭人要好生伺候宝玉。袭人不敢说真话,便含混着应了。
这些时日袭人一脑门子的官司,家事、府中省亲事纷沓而来,时而想起陈斯远来又难免忐忑不安,于是便将晴雯之事忘了个干净。
便是想起来又如何?如今晴雯都不在府中了,又不会与她争姨娘,袭人才不会干这等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呢。
她一径出得仪门来,果然便家哥哥花自芳来寻。兄妹二人计较一番,待袭人回转时已然红了眼圈儿——却是郎中早间来瞧看过,说怕是还要用一些老参才能巩固了。
袭人挂心母亲,又不免犯了寻思。这消渴症虽说是富贵病,却没有这般一个月便要几百两银子的道理,只怕那郎中是哄骗了花家银钱?
这般思量着进得绮霰斋里,又故意啜泣几声儿,宝玉便瞧了过来。见其双目泛红,果然起身道:“袭人,你这是怎么了?”
袭人哀叹道:“哥哥方才来说,我妈妈只怕不大好。先头那郎中方子没少下,银钱花了不少,偏生不大见效。”
宝玉便蹙眉道:“这等事儿你怎么不早说?麝月,你快去请了太医来,随着袭人往她家中去瞧瞧。”
麝月应下,紧忙往外去寻太医。
此时袭人就道:“府中忙着省亲,我哪里敢因着这等事儿搅扰了?”
宝玉就道:“省亲再是紧要,又哪里比得了人命关天?大家伙果然没说错,你就是太过贤惠了些。”
过得一些时候,麝月蹙眉回返,入内道:“宝二爷,王太医、鲍太医往二奶奶房里去了,说着巧姐不大好;胡太医往赵姨娘院儿去瞧环哥儿了,大抵过会子便能回返。”
宝玉顿时蹙眉道:“胡太医那医术”略略沉吟,便与袭人道:“我去往凤姐姐房里瞧瞧,待两位太医得空我便说了。”
袭人自是应下,随即与麝月、媚人等伺候着宝玉起身洗漱,待其穿戴齐整,便随着其一道儿往后头凤姐儿院儿来。
谁知方才转过粉油大影壁,便有小丫鬟丰儿拦住去路,与宝玉道:“宝二爷可不好进来,巧姐出了花儿,我们奶奶赶着二爷搬去书房,只留了两位太医在院儿中守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