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失去了他的长子,心里肯定有怨恨的吧。后来秦国淝水战败,他立刻叛变,赶走苻丕,建立后燕,疆域超过之前的燕国,只是慕容宝庸碌无能,断送了国家。倘若慕容令活着,北魏拓跋珪或许就没那么容易胜出。王猛费尽心机搞了这档子阴谋,非但没有害死慕容垂,反而坏了自己的身后名声,还帮拓跋珪扫除了对手,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做人还是要厚道。
苻坚对王猛言听计从,但有关慕容家族却固执己见。灾星异兆,朝廷众臣纷纷请求诛灭慕容一族,以消天变,他不肯,大臣就没办法。后人评论说,秦国最终亡在鲜卑人手里,都怪苻坚妇人之仁,当初他把慕容家族杀光不就没事了?其实淝水战败,氐族元气大伤,即使没有慕容鲜卑也会有其他部族起来反叛。苻坚不听劝阻,没有做好准备就贸然进攻东晋,招来惨败。秦国是亡在苻坚的妄自尊大、刚愎自用上。
慕容麟是个被抹黑的人,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是背父叛兄,奸诈反复。
“背父”指的是慕容垂举家逃往龙城,到达邯郸时,幼子慕容麟偷偷跑回邺城,向慕容评告发父兄叛逃。这么一来,慕容垂的计划全盘打乱,朝廷派大军前堵后追,他去不了龙城,无路可走,只能出境,投靠秦国。
那么问题就来了:慕容麟为什么要回去告密?叛国是杀头的大罪,他一告密,就等于把全家人送上绝路。
照理说慕容麟是燕国人,他拒绝叛逃,回京告发,是忠君爱国、大义灭亲的楷模,应该受到赞扬才对,但史书上给的原因是:“素不为垂所爱。”因为平日里不受老爸待见,所以就要把老爸和全家通通搞死,这个逆子确实狠毒,活该遭受唾骂,但史官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凭什么说他是因为这个原因告的密呢?
告发父亲不是普通人做得出来的,我们来看看慕容麟当时是多大年纪。史书上查不到他的出生年份,只能与他的哥哥作对比。一般来说,当过皇帝的人生卒日期都有明确的记载,慕容宝当过后燕皇帝,他的出生日期是公元355年。慕容垂在公元369年11月叛逃,当时慕容宝只有十四岁,慕容麟和慕容宝之间还有一个兄弟,所以慕容麟最多不超过十四岁,可能只有十三岁甚至十二岁。农历十一月正是隆冬时节,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离开父亲和兄长这些能给予他保护的亲人,独自跋涉在冰天雪地里,向迫害他们的仇人告密,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
“叛兄”指的是慕容令被发配到边陲,在沙城起兵,意欲偷袭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