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在二号共享硬盘,项目核心模型在服务器alzheimer路径下。今天的核心任务是优化那个基于基因表达谱的阿尔兹海默早期风险预测模型。”
“算法需要提升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博士组(她指向靠近窗户的一个工作区)在负责神经突触动态蛋白组学分析部分的参数输入,但建模框架本身,我需要你先吃透。尤其是处理混杂因子的非线性关系。”
她的话语专业、精准、不容置疑,瞬间将两人的关系拉回纯粹的师生轨道。
然而,她最后那句对非线性关系的强调,却像一根微妙的引线。
几天前的滑雪场休息时,她曾抱怨过项目中这个难题,江浔当时随口提了一句用拓扑流形来处理非线性空间降维的想法。
当时她只当是玩笑,此刻却又重提是希望?还是考验?
江浔挑眉,笑意更深:“了解。非线性那是我的游乐场。”
他自然地走向指定给“项目临时助手”的工位,留下身后几双含义各异的眼睛。
几个资深的博士生互相交换了下眼神,博士陈博,一个带着银丝眼镜,发际线略高的师兄,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江浔的大名他们当然听过,高考状元、数学天才、知名网文作家,同时也是和多个美女传出过绯闻的花花公子。
但这里是生物医学最前沿的实验室,不是炫耀成绩或泡妞的场合。
在他们眼里,一个靠“运气”得到严教授另眼相看的外行,能在这种深水区掀起什么浪花?
时间在键盘敲击和离心机运转声中流逝。
江浔坐在电脑前,并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翻阅着项目资料和过往建模文献,电子文档在他屏幕上滚动的速度让旁边一个偷瞄的研究生眼晕。
他神态轻松,仿佛不是在啃几十页的专业数据和复杂算法,而是在浏览娱乐八卦。
这种姿态更进一步强化了某些人“他是靠脸混进来”的观感。
午餐时间到了,严瑾依然留在办公室处理文件。
江浔拿着餐盘坐到餐厅角落,陈博端着盘子,和另一个博士王雪以及几个研究生“恰好”坐到了江浔邻桌。
对话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飘过来。
“陈师兄,咱们那部分动态蛋白组的数据清洗快累死了,一万多个变量,非线性关联又那么强,感觉现有算法已经到极限了,严教授对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兔耳朵 作品《重生2010,我阅读就能学技能》第180章 给严瑾的学生们亿点小小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