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泛华建设,当时也遭遇到银行抽贷、资金紧张的危机,这才会在萧良的建议下,转型做综批市场;也因此才选择引进沈君鹏、孙仰军的投资,引发后续一系列的故事。
近期国家又要实施一次收缩性调控,到时候会是重点针对什么行业?
过热的房地产投资或者过热的重化工业投资,还是港口投资建设,哪个会成为重点调控的对象?
赵家反对赵拥锋此时在地方上大张旗鼓的推动深水海港、新城建设,是担心恰好撞上国家出台收缩性调控?
也许赵拥锋这时候在射阳强上港口、新城建设,就算撞上收缩性宏观调控,他个人明面上不用担什么责任,但对原本前途无量的他来说,哪怕是在国家领导最高层那里失掉一些印象分,也是赵家无法容忍的损失吧?
射阳市委副秘书长吴霜以前在徐东铁路射阳-东洲段筹建工作期间,跟萧良打过两次交道,在他的印象里,萧良是非常意气风发的青年。
就当时而言,萧良做出的成就已经够恐怖了,也确实有意气风发的资格,但吴霜对萧良的印象也就停留在这个层次上。
毕竟也没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听到的传闻不少,却未必皆佳。
说到国家近期有可能主动实施一次收缩性调控,也是吴霜两次陪同赵拥锋前往燕京,接触到赵家真正的核心人物才有所耳闻。
而省里,哪怕是省委书记王相泉、省长刘格这样的人物,都没有察觉到这样的迹象。
而这确实就是赵拥锋此时最大的顾虑所在。
吴霜没想到萧良竟然能一语道破,暗感星源系的强势崛起绝非侥幸。
“”
赵拥锋淡淡一笑,他既然登门,就预料到萧良能看到这点,坦然说道,
“确实是基于一些防患于未然的顾虑,我两次回燕京都没有争取到支持,多少有些受挫啊,甚至都有些自我怀疑了。不过,我很早就注意到小萧总对国内经济发展做出的一些判断,也注意到星源系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会保持高速扩张势态,就特别想请教一下小萧总,你认为接下来国家有没有必要实施一次收缩性调控?”
吴霜、萧潇都朝萧良看过去:赵拥锋问的问题不是国家会不会实施调控,而是有没有必要。
央、地利益并不总是一致,而国家的政策也并非总是正确无比。
如果说国家近期实施收缩性调控,但将来能证明这并非必要的,那赵拥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