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长,宽约两丈的城中主道,怎么塌陷的?
太子和他的幕僚在船头上能够看清外面攻城的景象,但是城墙之后的景象他们看不清楚,他们也正从战船上下来,想要移步土台去看,就在此时发生这样的变故,等到他们用最快的速度登临土台时,他们看到的只是那条主街已经变成了一条狭长的泥浆池塘,偶尔还有军士的身体和战马在里面涌动。
太子的幕僚们面色无比苍白。
他们都是聪明人,开始推断出了具体的细节。
这王云岫没有改变他一到守城就拼命挖河的德性。
他没有在江陵城外挖护城河,却将这条城中主道下面挖通了。
这人将这条主道下面挖通了之后,必定设立了很多木桩和支板用于支撑,等到他们的重骑和步军在这里被堵住,王云岫必定是开闸放水,将长江之水或是城中高处蓄积的水一下子通过地下暗渠冲入这条主道底下。
那些木桩和支板被水流冲刷,晃动错乱之后,街面顿时承受不住重骑和甲军的重量,崩塌下去。
至于他们的重骑置身之处,下方必定没有挖得如此通透,而且必定有特殊的支撑,所以此时双方落足之地,才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水淹甲军自然也是战争之中常用的手段,但别说大唐,就算加上隋朝,所有的攻城巷战之中,都未曾出现过数千的军队在城中一下子因为地陷而被水淹的例子。
洪轻侯此时都不敢正视太子的目光。
但太子的脑子毕竟也比他好用。
此时太子已经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需要消耗多少的劳力?
王云岫自然不可能将整个城下面到处挖通,他在这里挖成这样,就是算死了要让他们的军队从这里过。
那万一花费了这么大的气力,将主要防线放置在这西门,若是他们却不从西门进,而是以战船强攻沿江城墙呢?
若是王云岫的军队根本阻挡不了他们的推进,不能将他们的重骑和步军堵死在这条长街上呢?
此时再联想到江陵靠江的两侧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守军,想着那些军士连夜间都似乎不见减少,他瞬间就反应了下来,厉声叫了出来,“令人快去仔细探查南门,看王云岫布置在那边的军士有没有什么问题!”
这时候洪轻侯还没有反应过来太子所说的那边军士有没有问题是什么意思,但太子身边的几名幕僚听着他的厉吼,却是瞬间也反应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