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目前的情况,韦应程的陆军至少还有四天左右才能到达韶州。
那时候不只是洪轻侯的援军到了,连太子的增兵也会到达。
那时候哪怕韦应程的三万大军都出现在他面前,他的军队数量也相差不多,他相信自己凭借着城墙,应该能够轻易的守得下来。
韶州城中其余将领也是这个心态。
就是多些人关注连州方向的烽燧台就是了。
连州的驻军就五百人,不过都是山地游击兵,守要塞是肯定守不住的,但能够在山林之中给对方造成点麻烦,还有就是依托五岭驿道设置的烽火台可以快速得给他们传递军情。
那边的烽火台如果烽烟燃起,那就说明韦应程的大军逼近连州了。
如果没有,那还可以安稳的睡大觉。
天空刚翻鱼肚白的时候,韶州城墙上的一些守卒打着呵欠,准备换岗。
就在此时,这些守卒都揉了揉眼睛,他们的视线之中看到了密密麻麻的骑军如潮水般涌来。
连州方向还没有烽烟燃起。
这些骑军都没有什么马蹄声,但是他们清晰的感觉到了地面和城墙的震颤,感到了无数马蹄敲击着大地时的重量。
不是错觉!
大军!
是敌人大量的骑军!
伴随着惊恐的尖叫声和警鸣声响起的,便是无数箭矢破空的凄厉啸鸣!
城墙上刚刚从困顿中惊醒的军士,就像是被无形的镰刀割断的草杆子一样,在城墙上纷纷栽倒。
更令那些将领胆寒的是,他们看到那些骑军轻易的绕过了道上预设的埋伏和路障,显然对方早就摸清楚了他们的布防。
光是看着这些骑军的数量,刚刚登上城墙的守将张明义就知道自己肯定守不住了,但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候韶州的南门直接被打开了!
等到有传令官气急败坏的回报,说城中的俚獠氏族洗氏和冯氏都叛变了,他们的军士直接打开了南门时,因为坚守夔州时的意志出众而被提拔的张明义只是叹了口气,传令道,“投降吧。”
除了投降也没办法了。
本地氏族洗氏和冯氏突然叛变,此消彼长之下,他能动用的守军连两千人都不满,这八九千精锐骑军在他们毫无战斗准备的情况下长驱直入,直接入城,他们的反抗一点意义都没有。
再坚强的意志,能有刀刃刚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