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观水,以循为重。”
碧蓝波涛翻滚,天碑矗立,剑意凌然,不泱二字在海上泛着金光。
少女赤足踏在海面,静静听着身前那道高大身影的教诲。
“壬水为循,效瀚之蓄,借坎之覆。故而海潮入岸,积在湖泽,一旦破堤,便成洪泛,有瀚壬归潮、壬坎湮绝。”
“祖师昔日.居于归潮之尊,流传下的神通变化,为何又受太阴之引?”
她轻声发问,似有疑惑。
身前之人转身,看了过来,是一张平静温和的脸庞,隐在天光中。
“瀚水受太阴之引,冲而成潮,化入壬湖,两水相接,乃有尊位。尊作何解,两道相接之循,乃成尊位。”
天碑前的人影似有感慨,继而说道:
“壬、瀚、坎三道,自有尊位,已经稳定,而丙、真、离三道,却是尊太阳之德,你可知这差别从何而来?”
“龙。”
愁汐赤足踏在海水,恭声回道,面前之人似乎很是满意,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真龙求道,五水变动,较之火德要难修的多。”
“祖师之道,是以瀚作道源,壬为通径,太阴为引,古人有言仙家求尊,出源行径,藏道于引。
“若求归潮,神通好分,四瀚一壬。道源在瀚,通径在壬,可最重要的太阴之引却不是常人能寻。”
面前的高大身影微微俯首,看了过来,笑道:
“恒光之位,空悬已久,世人都知晓是源在丙火,径在太阳,可最重要的一道金德之引,却不好定,阳燧降火,何金所承?”
愁汐若有所悟,只低声回道:
“太阴引潮,盈亏何变?若是参照火德,太阴当是自径变引,和水德的联系不如以往,反而是五水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正是,真龙始终未曾真正同时执掌壬瀚,祂是使壬瀚之水,互为源径,因此成循。”
那道身影微微点首,露出笑来,继续说道:
“我将求道,探一探太阴圆缺,壬瀚之变,但.你却不必再走这路。”
“师尊!龙种怎会允许——”
愁汐面色急切,话语未尽,身前的人影已经消散,仅留下一道带着洒脱笑意的声音。
“是不会让我成,但却允许我试,能看一看那风光,也是极好。”
天地间却有一线银色剑光生出,斩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