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皇帝病得不轻,不能统领朝政了。
朝堂上于是分为了许多派系,一派呼吁放出前太子,一派呼吁立下新太子,还有一派呼吁王爷们出来理政,这里的王爷,是指康宁帝的兄弟们。
三派人各抒己见,朝堂上热闹得很,国家事务因此被搁置许多。
这样乱了一个月,康宁帝不得不给出回应,要立新太子。
但新太子的人选,又吵来吵去,吵了两个月,得不出个答案。
这场乱象,很快由中央传到了地方。朝堂里,分做了大皇子派,二皇子派和四皇子派,以及最后的中立派,还有蛰伏的王爷派。
四皇子宁知行本不想参与,但被宁晚君和宁守绪逼着上台。他只要占着位置就好,日后,九皇子好借壳上市。
派系攻伐最为浪费资源,也最会拖累政务。
好在宁氏王朝底子足,就算闹一阵子,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后宫里,殷皇后火力全开,整治得敬妃和柔妃恐惧得很。
柔妃那边完全是旧怨,敬妃那边则是利益冲突,这一直忍让的敬妃,到了这个时刻,终于不再隐藏,顶着殷皇后的压力,毫不退缩。
殷皇后也想压一压大皇子,但大皇子宁秉常冷酷得很,一次不往后宫迈步,不管自家母亲的处境,在朝堂上收拢官员,旗帜鲜明地与其他皇子竞争。
养心殿里,康宁帝见此,分外欢喜。
只要他们闹起来,就没人能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现在所有皇子里,谁的呼声最高?”康宁帝问徐忠德。
“回万岁爷,是大皇子。”
“怎么是他,二皇子和四皇子是怎么回事?”
“二皇子在府邸里禁足,官员们见不到他人,托人送信进去,也是石沉大海,原本依附他的,转了许多到大皇子那边去。”徐忠德小心回答。
“四皇子呢?”康宁帝又问。
“四皇子那边原本人就不多,加上他们只管自己的事,不往外扩张,所以大皇子派和二皇子派,都不愿去得罪他们。”徐忠德绷紧了身子。
果然,康宁帝大怒:“混账,这两个混账!”
他想要的是三个皇子打得如火如荼,而不是大皇子疯狂揽权,二皇子和四皇子根本不管的局面。
徐忠德低着头,等康宁帝骂完,端上茶水。
喝完茶,康宁帝有了主意:“你去,暗示暗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