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忍得了?
可以说,沿海的倭寇海盗都已经蠢蠢欲动,急等着一个达成共识的契机,把南少林这头肥牛撕碎活吞。
中原那边,流云府也虎视眈眈。
“不少有识之人,也能看出南少林现在的危机,曾有善意提醒,老衲方才只是死撑面子,不愿意向施主轻易袒露心声。”
妙凡方丈遗憾道,“可是,我们南少林,本来并没有想过,时局会演化到这一步”
前代方丈的想法是,南少林把这些产业经营好的同时,就可以打点给历任官府中人,乃至献于朝廷,持续搞好跟朝廷的关系。
如此一来,南少林的产业虽然一直在增,却也一直在减。
整个体量就不会太引人注目,而靠山人脉,又会越来越稳固。
谁知道朱元璋一死,就来了个靖难之役,仁宣一亡,就来了个土木堡之变,被异族俘虏的皇帝,还能重新回来登上皇位。
这朝局的变化,未免也太有颠覆性了。
南少林最近几十年,都不敢轻易押注,默默在江湖中耕耘。
自从宗派复兴以来,定下的基调很好,俗家弟子们又团结又能干。
妙凡他们这一辈人,壮年时也觉得这样很好,还觉得老辈人总是敲打告诫他们,有点过于小心。
等到自己当了方丈、首座,盘点全局,蓦然回首,才发现南少林究竟攒了多厚的一个家底。
事情一旦超过某个界限,再想割舍产业,打点关系,内部人不答应,外面人也不会放心。
不把原本的高层清洗一遍,谁敢接收南少林的馈赠?
就算让朝廷来看,亦只会觉得现在的南少林,妥妥的是一群心怀叵测之人。
若是前代方丈暗中吐露心声,想必会说。
我南少林以前至少有大半片赤胆忠心,天日可鉴啊,只怪大明不争气!
实际上,前代方丈还是更偏向一个江湖人,能搞出这么好的经营,多半依赖天赋,并非自小得到多么专业的教导。
否则他就会知道,历史中像这般因为时局变迁,民间某方势力停不住自己脚步的事情,并不少见。
比如全真教在元初之时大兴,也停不住自己的脚步,后来就被元朝皇帝狠狠捶打。
也不乏有豪商,壮大到止不住势头,被别人下死手的。
“依我看来,南少林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实力方面难以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