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记恨上了。
堂侄还在说话:“就不该进这趟山,本来也没换到多点粮食,平白丢了这么多人命”
鹿头丘有点涣散的眼神,突然集中了起来。
“你们没换到粮?”
他眼神像刀尖,声音沉甸甸,“不是丢在了路上,是一开始在山里,就没换到足数的粮食?”
薄夜洲的大多数地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像鹿野庄的田地,本来也算不上靠近水源,格外肥沃的地块。
来年减产,乃至有些地方绝收,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如果不早做打算的话,等到各家的存粮吃尽,就要迎来一场饥荒。
所以,鹿头丘早在上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按照祖辈人留下来的经验,鼓动起了“进山背粮”的事情。
在北面几百里外的山林中,有着叫做“九重根”的作物。
其露出地表的部分,像一颗矮竹,但地下的根须硕大,分为九脉。
哪怕将其中八脉都挖出来,只剩一脉根茎,它也依然生机旺盛,来年又能够长回九脉的盛况。
虽然九重根,不如鹿野之民种惯了的米粮那么容易消化,但也是能够扛过饥荒的好粮食。
山里的绿禾翁,最善于种植九重根。
这个种族,无论男女,都有着浓密的头发和胡须,只是女人上唇的须,相对男人要少。
同样无论男女,他们都喜欢裁布做衣,布条编发,打扮自己,可他们并不擅长织布。
鹿野庄上家家户户,都把布匹乃至旧衣搜罗起来,扎成一捆一捆。
交给村子里选出来最得力的那批青壮,背进山中。
顺利的话,他们会从绿禾翁的各个山寨里面,交换回大量的九重根,在地窖里面,小心储存起来。
那将是扛过饥年的救命粮。
如果这些人换到了粮,哪怕是为了逃命,丢在了半道上,也大可以沿路去找,再捡回来。
堂侄说出的消息,却让鹿头丘比之前看到那些村民惨死的样子,更加无力。
“那些头上带着枯竹叶帽子的老翁说,今年深山里有过几场地动,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收成。”
“九重根的根茎都比较细弱,远不如往年硕大结实,有的根茎里面,还都是空的。”
堂侄哭诉不休,道,“我们不甘心,好说歹说,加上角二叔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