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舒跟仙鹤聊过许久之后。
仙鹤化为草灰,伏在香炉之中,专注着加固联系。
庙外的鹿头丘,耳边响起楚天舒的声音,请他过来一叙。
布帘子一掀一放。
这老族长额头扎着黑布条,手上捧着一根精心挑出来的嫩绿树枝,走了进来。
树枝昨夜特地拿水泡过,显出几分油绿水亮。
按照祈雨的古老传统,一请二催三求。
头一回,让最耐得住性子的轻灵女子守在庙外,在最后一步捧水供奉,清洁神像。
第二回,就该是族长用折断的树枝奉在神前,恳切的求神尽快回应。
到第三回,所谓的求,则是由族长之类的人物,在神像前进行类似自残的种种行为。
鹿头丘懂得草编之术,修持咒语多年,能够感受术法的气息。
但他也说不清楚,这种祖宗传下来的求神祈雨之法,究竟有没有用处。
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
他事先探过楚天舒的口风,知道这位神子,并不在意村民当面供奉别的神像的行为。
因此,鹿头丘进来之后,依然按照仪式,在香炉前三跪九叩,将树枝搭在鹿王神像的蹄侧。
楚天舒静静在旁看着,这时才道:“神仙也是各有偏好,看你们这老一套看腻了,或许做些别的事情,更能得到回报。”
鹿头丘一愣:“神子得到指引了么,不知是要我们做什么?”
这种说辞,是刚才仙鹤所提议的。
按照鹿野庄的情况,虽然人们有一些特殊的禀赋,也有类似老族长的明眼人。
但大多数还是比较迷茫,容易懈怠,要做思想工作,绝非一日之功。
不妨先以神仙指示作借口,鼓励起这些人。
使之肯用力、用心的跟随现实送来的专业人员办事。
楚天舒问道:“你们这附近有大河吗?”
鹿头丘神色微变,迟疑道:“就从这鹿王庙继续往南,以寻常村人的脚力,走个小半天,也就能看见一条大河了。”
“那条河叫樊梁,水面开阔,但又不怎么发大水,因此河岸两边,有许多上等的庄稼地。”
“沿岸曾经有十几个村庄,有鹿野之民,又有广耳人、黑齿人、长右人。”
“大伙种的东西不同,正好容易拿来交换,每年秋收之后,着实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