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事儿,李暄能答应吗?
想着想着朱元璋的头就疼起来了。
过了会儿,他烦躁地起身朝奉天殿走了去:
“他不想答应,也得答应!”
“还能因为这点事,和朕以死相逼不成?”
经过了这么多次的观察,朱元璋已经摸清了李暄做事的一些规律。
虽然时常死谏,但从未无理取闹,每一次都有十足的理由。
这或许是出于本人的意愿,又或许是出于系统方面的某种限制。
而无论如何,李暄都不太可能用“死”来拒绝当朱允炆的老师。
奉天殿外。
文武百官已经全部到齐。
缺席了好几日的黄子澄也回来了。
李暄一看就这家伙,就笑容满面地打起了招呼: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黄公真乃当世大儒也!深谙‘言必信,行必果’之圣训,铭刻五内,躬行不辍!裸裎奔行此等事,吾辈读书人若是遇上了,定是宁断头颅以全清誉者,而公竟能泰然为之,且昂然立于朝堂之上!若以公之颜甲筑城,则成吉思汗铁骑亦当铩羽,李某睹此,伏地拜服,虽效颦而不得其万一矣!”
这话看似是在夸奖黄子澄,可阴阳怪气的味道都要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了,对于出生在后世,时常在祖安保护父母的战士们来说也许算不得什么,可对于比清白看的比命都重的古代读书人而言,可谓是结结实实扎进了心脏里头的一柄淬毒匕首。
黄子澄险些没当场给气昏过去。
他回过神,撸起袖子就想朝李暄脑袋上招呼。
“黄公冷静!”
这时候,朱允炆连忙上前将黄子澄拉住。
他怒视着李暄道:
“你别太过分了!”
“允炆殿下居然这么快就出狱了?”李暄很是吃惊。
朱允炆冷哼了一声,意有所指地说:
“孤纵有疏失,诚心悔愆,皇祖必宥孤罪,然尔李暄僭越礼法,狂悖若此!他日之祸,恐九庙神灵亦难预卜!”
李暄笑了笑,说道:
“殿下明鉴!臣不过四品微末,倘触洪武天威,依律枭首亦旦夕事耳,然殿下则不然——纵无尺寸之功,专行荒唐之举,终是懿文太子血脉,陛下雷霆之怒虽盛,焉能动殿下项上尊颅分毫?”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荷儿 作品《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第178章 李暄殿前唇枪舌剑,黄子澄朱允炆相继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