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义破了案,那刘树义恐怕会直接一飞冲天。
刘家的破败,是他一手造成的,他之前还与刘树义撕破了脸皮。
所以,一旦让刘树义爬上来,对他而言,必是巨大的威胁。
他不能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故此,他第一时间来见李世民。
他很清楚李世民对李建成的案子,内心有多敏感。
因而,他先提出刘树义的罪臣之子的身份
别管刘树义是否真的有二心。
其父是朝廷斩首的。
这可是杀父之仇。
谁能保证,刘树义就一定没有二心?就真的一点都不怪朝廷杀了他父亲?
而但凡刘树义有一点其他心思,在查案的事情上,就存在能否尽心的问题。
以帝王的猜忌之心,只要他把这方面的可能性说出,李世民便不可能不去考虑。
然后,他又一副为案子考虑,提出双管齐下,更稳妥的方法
他相信,无论任何人,都找不出半点毛病来。
毕竟,他没有直接否决刘树义查案的事,只是为了更安全更稳妥,提议多派一些经验丰富的官员罢了。
李世民没有反对的理由。
而事实呢?
只要李世民同意,他就会想办法安排自己的人去。
如果刘树义真的破了案,自己的人可以分摊功劳,甚至抢功,窃取刘树义的情报,先一步把贼人抓到,让刘树义不能一人独揽全部功劳。
如果刘树义不能破案,就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刘树义身上,让刘树义死无葬身之地。
总之,刘树义别想在他眼皮底下崛起。
他决不能容忍第二个刘文静出现!
“裴卿所言”
过了几息,李世民的声音缓缓响起。
裴寂闻言,连忙期待的向李世民看去。
“报——”
谁知,就在这时,守在门外的宦官突然道:“陛下,杜仆射求见。”
杜如晦?
他怎么来了?
裴寂下意识皱了一下眉头。
不过想了想,又放下心来。
他并没有针对杜如晦,也没有阻拦刘树义,只是说了一件刘树义本就存在的出身问题,以及提了更稳妥的建议,即便是杜如晦,也没法反对。
自己用的是阳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子轲 作品《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第33章 消息传开,李世民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