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道:“制造石门的那块石头很是坚硬巨大,非一人能够处理,我工部一共有九名工匠参与切割打磨,前后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其处理完毕。”
“之后,石门就送到了陵寝”
“如果石门不是在陵寝出现的问题,那么能对石门动手脚的,也就这九名工匠了他们日夜与石门接触,除了他们,谁也没有正当理由触碰石门。”
“只有他们,才有机会偷偷出手,而不被怀疑,不被发现。”
刘树义点了点头,道:“不知他们九人,身在何处?”
王昆道:“有五人此时就在工部,另有四人在家休息。”
他看向刘树义:“需要我把他们都叫来吗?”
刘树义沉思片刻,旋即摇头:“我们没有能够指向贼人的直接线索,把他们叫来,只会打草惊蛇。”
“那要怎么办?”王昆询问。
刘树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换了个问题:“不知这九人都是何出身?在工部待了多久,水平如何?”
王昆对自己手下的工匠明显十分熟悉,此刻闻言,想都没想,便道:“都是穷苦出身,要么家传工匠,要么吃不起饭给人当学徒,慢慢学得了手艺。”
“时间多的,在前隋时,就已经在工部了,算下来,得有二十多年。”
“时间短的,武德三年来的工部,算下来,也有八年。”
“至于水平能为息王的陵寝打造最后一扇大门,岂能差劲?他们几乎都是雕刻技艺中,最好的工匠了。”
出身干净,在工部时间都很长久,水平皆是一流
刘树义大脑快速对王昆的话做出分析,继而有了判断。
这些工匠,应不是什么势力安插的内应。
毕竟,这需要耗费的时间未免太多了,从学艺到送到工部,再到现在,最少的也得耗费十几年的时间。
而那时,唐朝尚未建立!
且这些工匠地位太低,根本接触不到更高的层级,培养他们的成本与收获,根本就不成正比。
没有哪个势力,会做这种买卖。
所以,这些工匠自身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么他们中有人会对石门动手脚,恐怕就是外因了。
他转身来到杜构身旁,低声道:“杜寺丞,帮我查一下参与切割打磨石门的九名工匠的情况,重点调查是否有人好赌、好色,或者是否有人贪财,是否有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子轲 作品《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第34章 巨大突破!破解时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