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疲惫与浮躁。
加之那从容不迫、舒缓温润的嗓音,不知不觉中将观众拉入他的世界。
那阿茉坐在观众席,沉默的望着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少年,镜片后的眸光中复杂的情绪在飞快的闪烁。
少年在舞台上走动,那一束追光始终追随着他,形影不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走到一架白色的三角钢琴前,手指轻轻的拨动琴键,清脆的琴音流泻而出。
灯光下,少年面对观众的一半侧颜流露出无尽的温柔。
“我记得我手指第一次笨拙的触碰琴键,是在我四岁那年,幼儿园老师的电子琴发出的不成调的声音,当时吸引我的并非那些看不见的频率比例或震动公式,是声音本身——它像一道光,照进了我懵懂的情感世界,一个简单的c大调和弦,就能让我感到莫名的温暖和安心,一段小调旋律,会在我心中勾勒出朦胧的忧伤,那一刻,音乐于我,是纯粹情感的偶然邂逅,是心灵对声音最直接的、不讲道理的回应。”
少年的娓娓道来给予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没有人走神,专注沉浸于少年编制的音乐世界。
“然而,当我开始学习音乐的语言,那扇“必然”的大门才真正向我敞开。”
接下来容羡宁用扎实的音乐理论与历史知识,体现“数学必然”的认知,然后又以创作演奏的亲身体验,阐述“情感偶然”的不可替代性。
他坐在钢琴前,手指落于琴键上,如一只蝴蝶轻轻的落于盛开的鲜花之上,灵巧之美无与伦比。
一段即兴的音乐,完美展现了乐句在数学精确演奏与情感驱动演奏下的微妙差异。
乐谱上的音符是固定的,但每一次的演奏都是独一无二的,指尖力度的毫厘之差,气息的微妙控制,一个弹性速度处理的时机选择,甚至演奏厅里一根针落地的寂静,所有这些偶然的因素,都被演奏者当下的情感状态所吸收、放大,最终塑造出不可复制的音乐瞬间。
少年回归舞台中央,从容的论证:“必然是音乐的骨骼与血脉,偶然是音乐的灵魂与呼吸,音乐之所以伟大,正在与它完美的融合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它像数学一样严谨深邃,探索着宇宙和谐的奥秘,又像情感一样自由奔放,诉说着人类灵魂的孤独、渴望、狂喜与悲悯,它既是我们对世界秩序的理解和模拟,也是我们内心最直接最纯粹的表达。”
“因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幕遮玥 作品《惊!娱乐圈花瓶重生去做学神了》494 天才级浪漫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