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我还有点事。”何胜站起身,“改天再聚。”
他让服务员把筹码兑换成现金转账,草草和大家告别,就离开了包厢。
博弈会的隔壁就是何胜的办公室。
推开门,三米长的实木办公桌,墙上挂着他和各界名流的合影,书架上摆满了经济学著作。
他迫不及待地坐到办公桌后面,按下电脑开关。
何胜今年48岁,在金融圈摸爬滚打了二十年。
2008年金融危机时,他精准预判,提前做空相关股票,一战成名赚了30亿。
2015年股灾期间,他又凭借敏锐的嗅觉,在股市崩盘前全身而退,保住了客户的资金。
现在他掌管的私募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在业内算是一线人物。
华尔街日报曾经把他评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人”之一。
但最近几个月,何胜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奇怪的对手。
电脑开机后,何胜点开了交易软件。
屏幕上密密麻麻都是k线图和数据。
他先看了看今天的持仓,然后切换到成交记录。
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上午他在东方电子上建了5000万的多头仓位,下午股价确实按预期上涨了。
但就在收盘前半小时,有人突然开始大量抛售,股价被砸了下来。
何胜来不及反应,最终亏损了800万。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他拿起桌上的座机,拨了个内线号码。
“到我办公室来。”
几分钟后,办公室门被推开。
走进来的是个三十五六岁的男人,戴着金丝边眼镜,身材偏瘦,看起来很精明。
余博军,哈佛商学院mba,曾在高盛工作过五年,专门负责亚洲市场的量化交易。
2016年被何胜挖过来,现在是华泰资本的首席分析师,也是何胜最信任的智囊之一。
“现在什么情况?”何胜开门见山地问。
余博军拉了把椅子坐下,神色凝重:“那只地鼠还没抓到。”
听到这个消息,何胜的脸色更难看了。
几个月前,何胜就发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和他作对。
在股市上,对方似乎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不管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