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了。
从一开始都要了大半条命,到后来渐渐习惯,再到后来渐渐感悟。
只是短短十天,百官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总算在一个侧面,真正了解到了农夫的艰辛。
就像李承乾说的,人家真正的农夫,一个人要扛住十亩地二十亩地的耕种,还不能误了时节。
而他们,只是区区三亩地。
如果这都做不了,像什么样子?
休整了几天之后,朝会终于开始了。
众臣一板一眼,汇报着长安周边地区的春耕情况。
远的地方,由于交通不便利,消息没那么快。
但不管如何,春耕这件大事,那是全国各地都必须要写奏疏的。
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因为冬季干旱,导致种子播不下去。
不过最近这几年,大唐都没什么大的天灾,不管水灾旱灾还是蝗灾或者地震,全部都没有。
即便是有,也是局部,所以堪称年年粮满仓。
毕竟现在是历史的贞观盛世时代,在完全看天吃饭的时候,每一个盛世都需要气候去支撑。
一般到这个时候,李承乾就会三令五申,各地必须要关注气候,排查各种隐患。
不管有没有灾害,都必须把隐患排查一遍。
他也知道,天高皇帝远,每次真正的灾害到来,肯定会暴露一些问题。
三天两头爬起来说这些,也会让人左耳进右耳出,渐渐的根本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但他还是会说,不厌其烦的说。
老生常谈的说了一些之后,李承乾口风一变,说道:“今年是乾元第五年了,当初乾元元年的时候,朕说过的吃饱穿暖计划,现在目标基本实现,朕需要多谢诸位爱卿配合!”
这个所谓的基本实现,其实就是皇权能够抵达的地方。
皇权不能抵达的地方,肯定还是充斥着无数的压迫以及饥饿。
但是这方面,是没有办法的。
或者说,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暂且没有那么多人,也没有那么多资源去管。
只要大方向处理好了,那些边边角角的自然会被影响。
待到未来,有了足够的底蕴之后,就可以用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以强大的国运碾压一切牛鬼蛇神。
“大唐万年,陛下万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丰裕 作品《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第460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义务教育,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