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根植于血脉之中,那天下百姓都会默认李唐才是皇帝。
“老乡啊,那如果学校修成了的话,你愿不愿意让自家的娃上学呀?”李承乾问。
“贵人,你不会是啥子大官吧?
为啥感觉,你一直在打听这些?”船夫狐疑道。
人聪明不聪明是天生的,或者说某一方面的天赋是天生的。
至于说话做事的能力,那就来自于后天的培养,无论什么时候的百姓都不笨。
最多就像刚刚争论那些一样,船夫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李承乾考虑的是大局的利益。
“我可不是官,我只能算是吏,下来了解民情的,你据实说就好。”
李承乾没有否认,但却说自己只是吏。
既然对方引起了疑心,那还不如直接承认。
直接承认,或许听不到完全的真话。
但是否认的话,人家已经起了怀疑,只怕说出来的话就更假了。
因为那会导致,对方分不清楚李承乾的目的。
但又不能说是官员。
因为现在的官员,跟百姓之间是严重割裂的,但吏就不一样了。
坏的吏,自然能让老百姓畏惧。
但是好的,能让老百姓有倾诉的欲望。
毕竟吏,才是常常接触他们的官方人员。
“还真是呀,对我们来说可都是官。
哎呀,那可是不得了呀!
我就没见过,你这么亲民的官。
唉,很多的官啊,那可是官架子十足。
就算不穿官服,一眼看过去,那就是官。
诶,你打听这个干啥呀?”
“我们是长安来的,我们家那位,就想要知道,皇帝的政策到底落实了没有。
在自古以来呀,天高皇帝远,有些官员欺上瞒下,皇帝也没办法。
就比如刚刚说的那个挖河道,本来皇帝是好心好意。
你想呀,那你们这边不缺水,总有缺水的地方,对不对?
对那些缺水的地方,肯定是好事。
可对你们这种地方来说,你觉得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大不了就是涨水嘛,又不是像黄河泛滥那种情况,反正你们祖祖辈辈习以为常。
所以你们觉得,皇帝干这些事情,是在多此一举。
也就是能让你们在冬天赚点钱,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丰裕 作品《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第508章 来自百姓的心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