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早点要个孩子,趁爸妈年轻还可以帮忙照顾。”第二年,小羽又在家人的期待中生下了儿子。没想到,顺应别人的心意,生活却没能让她满意。公婆能帮上的忙不多,丈夫也并没有收心,所有的事情还是要靠她一个人。她觉得痛苦不已,时常抱怨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一味地迎合他人,委屈的只有自己。以为满足了别人的期待就能换来感恩和回报,但换来的却是失望和痛苦。生活,不在别人描绘的蓝图里,是在自己的手里。
想起斯坦福大学开学典礼上的一篇演讲:“你考入医学院是因为它地位高,人人都羡慕。你选择心脏病学是因为当心脏病医生的待遇很好。你做那些事能给你带来好处,让你的父母感到骄傲,令你的老师感到高兴,也让朋友们羡慕。20年后某天你醒来,你开始怀念那个曾经弹钢琴和打曲棍球的自己,思考那个曾经和朋友热烈讨论人生和政治以及课堂内容的人在做什么。”
职业的好坏,不是长辈们的经验之谈,而是自己的真正热爱。
家庭的幸福,不是为了满足家人们的期待,而是忠于内心做出的选择。不要用他人的尺子,来丈量自己的人生。
培根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规划师。”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概念。理想自我是自己最渴望成为的样子,现实自我则是在外界影响下自己真实的样子。一个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他没有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只会离理想的自己越来越远,让人陷入沮丧和不安。只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匹配重合的部分越多,人们对自己越满意,才会觉得人生充实而有意义。
希芙就是如此。
她以前也不知道什么是快乐,什么是不快乐。
反正按照别人期待的样子努力。
直到托尔打破了这份期待。
让希芙从其他人编织的梦境中突然清醒。
然后悲哀的发现,自己好像从来都只是活在别人的期待。
直到她开始反抗忽然发现,这种感觉好爽!
她选择挑战托尔,不是要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对以前的自己有个交代。
自己努力了那么久,总要有个结果不是么?
“希芙”托尔很羞愧。
他很想解释,自己不是故意伤害她。
可话到嘴边,又没办法说出口。
太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