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不知道渣男是什么。
但他现在的所作所为绝对算得上渣男,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从来没有仔细的看过希芙。他当然知道希芙长什么样,事实上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很了解彼此,甚至连他们身上哪里有颗痣都一清二楚。
但也是这种熟悉,让托尔从来没有花费哪怕一丁点心思去仔细的观察希芙。
人们对于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往往并不会真的有多了解!就好像空气,我们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但你要说,人们对空气真的有多少了解讲真,最多就知道空气中有氧气,其他的真心不太了解。
因为太熟悉了,导致我们并不会太花心思去了解这东西。
这就叫做习而不察。
有句话这么说的叫做:青梅不敌天降!
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反而没什么感觉了。
为什么太熟悉反而难成恋人?心理学中的“曝光效应”或许能给出部分答案:我们对频繁接触的事物会产生好感,但这种好感往往停留在“安全”的层面。当两个人从穿开裆裤一起玩到穿西装打领带,熟悉感会像一层滤镜,模糊掉原本该有的心动信号。青梅竹马的关系,往往从“玩伴”开始。你们知道对方所有糗事:他三年级尿裤子被全班嘲笑,你五年级数学考28分哭鼻子;你们共享无数“第一次”:第一次骑自行车摔进沟里,第一次偷偷买辣条被家长抓包。这种“共同成长”的经历,会让人产生“我完全了解他”的错觉。但亲密关系需要的,恰恰是“想更了解他”的冲动。当你知道他所有秘密,当他的喜怒哀乐都在你面前毫无保留,你反而失去了探索的欲望——就像一本被翻烂的书,即使内容再精彩,也很难再让人产生翻开的冲动。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角色期待”:我们会根据对方在关系中的角色调整自己的行为。作为朋友,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吐槽他的新发型,可以在他失恋时陪他喝到凌晨;但作为恋人,你需要考虑他的感受,需要在他脆弱时给予更温柔的回应。
当两个人长期以“朋友”的角色相处,这种“角色期待”会形成固定的互动模式。就像小悠说的:“我习惯了他失恋时我陪他喝酒,他习惯了我加班时他帮我带饭,可一旦要切换成恋人模式,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相处了——怕太亲密会尴尬,怕太疏远又生分。”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对长期伴侣的选择,会本能地寻找“新鲜感”和“不确定性”。青梅竹马的关系中,这种“新鲜感”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