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深谙‘不违农时’之规,春种秋收,循环往复;匠人做工,恪守‘不偷工减料’之矩,方得器物精良,传之久远。这些散落在民间角落、无人监督却始终如一的坚守,才是世间规矩最坚韧、最不可摧的**根基**。”
楚凡则被一个独居在简陋茅屋前的老者虚影吸引。老者身形佝偻,灵力微乎其微,几乎与凡人无异。他门前的土路狭窄崎岖,罕有人迹。然而,每日清晨,无论风雨,老者都会颤巍巍地拿起扫帚,一丝不苟地将门前小路清扫得干干净净。他的动作缓慢而坚定,眼神平静,仿佛这不是劳作,而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散者的规,是自己与天地万物订立的**无声契约**。”楚凡低语,他想起了昆仑虚深处那些几乎被世人遗忘的隐世修士,“他们虽远离尘嚣,不问世事,却会在雪崩之后,默默以法力为迷途的旅人扫出一条生路;会在灵药成熟时,只取所需,留下幼苗与种子。
所谓守规,其本质并非畏惧惩罚,而是源自内心的**尊重**——尊重天地运行的法则,尊重其他生灵生存的权利,最终,是对自己人格与道心的尊重。这份在绝对孤独中的自觉,比千万双眼睛的注视更为可贵。”
随着叶昭凤与楚凡的感悟流淌,这片清冷微光世界中的虚影开始渐渐淡化。他们并未消失,而是化作无数细碎、纯净、如同星辰尘埃般的光点。这些光点并未消散,而是缓缓沉降,如同拥有生命般,在地面上自发地汇聚、排列。最终,在两人面前,清晰地显现出两个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散发着柔和而坚定光芒的大字:
**“慎独”。**
无需言语,叶昭凤与楚凡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瞬间读懂了彼此眼中的深意与震撼。真正的规矩,其力量从不体现在人前的表演与做作,而在于**人后无人知晓之时的自觉与坚守**。“慎独”二字,重逾千钧,直指道心本真。
“慎独”的光辉尚未敛去,四周的空间骤然向内塌陷、收缩。所有的微光、声音、气息都被极致地抽离,最终凝聚成一个**绝对寂静、绝对黑暗**的点。随即,这个点无声地膨胀开来,化作第五十九重,也是脱凡境万道关卡中极其特殊的一关——**孤者悟道**。
这里只有一方小小的**孤亭**,如同漂浮在无垠宇宙的尘埃。亭子古朴简陋,由不知名的灰白石料构成,没有任何雕饰。亭中,唯有一盏如豆的孤灯,散发着微弱却异常执着的昏黄光芒,堪堪照亮亭内丈许之地。
灯光之外,是吞噬一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芯芯 作品《偷听心声后,女帝爱我如命》第549章 散守其规 孤悟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