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养浩穰的态度可知,相比于蒯叶山南,强者统治在镇北卫是深入人心、可以宣之于口的政治正确。
闲聊之际,队列过了一半,养浩穰与四位随员站在道旁目不转睛,越看越是心惊。
除了赤沙军的上层武力外,他们还在评估全军装备。
镇北卫配甲率不高,且普遍使用布面铁甲,其工序复杂费时费力——以二百五十文一斤的在地钢价计算,一套制式全甲光用掉的二十斤钢就值五贯,总成本至少七两白银。
火器价格养浩穰不了解,想来不在铁甲之下。
然而眼前才新组建的赤沙军竟然给全员配备了四分之三板甲与长短火器,卒伍一应用度豪华得惊人。
“赤沙军的装备不错啊。”
养浩穰强压心绪,尽量用平淡语气说道,免得自家被人看轻。
“差强人意吧,毕竟是几个月里从征募开始仓促成军的,比起金海城的猎队还差点意思。”
洪博随口回道。
不是,这么离谱的牛也吹得出?
烽燧五骑心中腹诽,自是不信。
但洪博并未撒谎。
金海城的猎蛇产业本来就是高风险高利润,随着开明行军工产能的拔升,本地猎队纷纷大把撒币武装到牙齿。
不说各种丹药、用具、坐骑,老猎人一般标配三把枪——用于远距离精准射击的长管步枪,中近距离最大化火力的双管霰弹枪,还有贴身搏杀的连发左轮——个别身家不菲的还要备两发压箱底的玉髓爆弹。
至于赤沙军的甲胄也远不如北疆人想的那样值钱。
天南行大规模生产的廉价均质钢只要二十文一斤,而蒸汽驱动的动力锤、轧机、抛光轮和钻床,以及标准化、流水线化的生产模式更是将板甲的价格打掉了一个数量级。
从综合技术来说,洪范麾下诸多商行已经追上了上个世界的十八世纪中期,那时候的欧洲战场火枪大行其道,板甲已全面退场。
但由于武道以及各种超性能材料的存在,大华的冷兵器与甲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战争形态还将长期处于远近并举的状态。
未久,甘德寿率领的炮营经过众人面前,这亦是全军通过性最差的部分。
每一门重炮以及配套的弹药车都沉重无比,且弹药箱上还坐着偷懒的炮兵;车前的健骡们闷头拖曳,口鼻间不住喷出白气。
“这是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