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小二所说,走了二里路就能远远看到一座高台高出城中所有建筑,鹤立鸡群一般屹立于一座大广场上。
高台上坐着一个青年和尚,口灿莲花,佛门谶语层出不穷,他气机充沛,声音洪亮,有意压低声调,仍能传出数里外。
将到近处,郭鸿图才看清台上和尚的容貌,心中一凛,那不是易尘吗?难怪有如此强的功力。上回郭鸿图到甘州城调查四弟郭守仁的死因,郭奉义将易尘邀到府上,二人曾有过一面之缘。
高台上另有四人,分坐小和尚东南西北四方,为他守法,这是四个年轻貌美的少女,风姿绰约,真如酒楼小二所说,有倾国倾城之貌,难怪满城的人都会为之着迷。
广场上挤满了人,人山人海,男人们一个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高台之巅,哈喇子都流下来了还无动于衷,也不知是听得聚精会神,还是看得目不转睛。女人们在一旁骂骂咧咧,更有甚者拳脚相加,无济于事。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普渡世人,我佛如来,一叶渡江,化沧海成桑田,才有这广大宇宙。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祸福,若入我佛门,聆听佛禅,自可逢凶化吉……”易尘当然知道广场上数千人在看什么,仍滔滔不绝地讲述,力求能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佛法上来。
郭鸿图修的是道门正宗,已入大罗天境,距离大罗神仙道君仅一步之遥,对佛门自是另眼相待,勒马缓缓而行之际,冷笑道:“天下大乱之时,和尚闭门不问世事,道士下山伏魔。天下太平之时,佛门敞开大门广受百姓供奉,道教入山闭关清修。”
其声鸣若洪钟,散布在整个城来,压制住了讲法的易尘的声音。
众人闻言大怒,想着是哪个不要命的,敢对易尘大师无礼,见他相貌凶恶,长得五大三粗,腰悬阔刀,那刀真是太大了,是寻常刀剑的三五倍不止,立时便不敢招惹,想着看看情况再说,乖乖让出了一条道来。
郭鸿图骑马顺着众人让开的道,直向高台下而去。
易尘缓缓起身,双手合十作了一礼,“原来是郭大人,咱们又见面了。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仅是表象而已。人之生死,可分生命与灵魂,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地活着,与行尸走肉无异。我佛救的是魂,不是命。一个民族,缺少了精神气节,势必没落,再多的道士出山相助,也是无用,那玉门关也是守不住的。”
正清山武林大会之后,易尘开始在戎州宣讲佛法,一路北上才至此。
郭鸿图哼哼冷笑,“上回听说易尘师傅风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