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还是先天不足,他麾下如今能够控制的十四万人里面,旗兵仅有将近七万人,这还是他将所有的旗兵几乎都系数调至正面战场的原因。
另外七万人,除去两万多名的绿营兵外,其余几乎都是外藩蒙古的部队。
这一部分的部队,披甲率不到三成。
外藩蒙古的部队,也不能去打什么硬仗。
而陈望所领的靖南军,却是无一例外,都是麾下的精锐之师。
这也是为什么他排布在前军的骑兵总数高达五万骑,却是压不倒靖南军仅仅两万的骑兵。
黄台吉也不敢将麾下的旗兵精锐压上。
因为这样一来,他便没有办法节制蠢蠢欲动的外藩蒙古。
黄台吉的心中郁结。
陈望一连串的布置,几乎压的喘不过气来。
阿济格那边,被牢牢的牵制在山东境内。
一连送来的几番战报,全都是不利之际。
左良玉领兵五万北上山东,占据青州府益度,威胁着京师的安危。
阿济格领兵与左良玉旬月之间交战十数次,竟然是败多赢少。
最后一次的大战,阿济格集结步骑三万,召集旗兵精锐,亲领大军,于黄昏日落之时冲击靖南军营地。
靖南军猝不及防之下多段阵线都被瓦解,杀靖南军前营主将李万庆,靖南军因此士气大降。
但是就在战局逐渐倾斜,靖南军溃势初显之时。
左良玉领亲从家丁千骑逆战,挡住了阿济格所领的精锐冲击。
而后靖南军各营将校纷纷上阵,前赴后继。
就连那个昔日在戊寅之变时,躲在保定不敢一战的故保定总兵刘光祚竟然也领兵压了上来。
靖南军也因此先败后胜。
若非是阿济格当机立断下令撤军,恐怕只此一战,东征大军便已就此覆灭。
阿济格若是没有办法牵制左良玉的动向。
左良玉便可以继续北上,就此打通前往天津、京师的道路,与固守关宁的明军取得联系。
到时候他们的出关的后路将会断绝,战败的消息传入关外,那些本就心怀二意的外藩蒙古也将会对他们露出獠牙。
崩溃。
只在旦夕之间
阿济格麾下的部队不能动。
阿济格也不能。
黄台吉环顾四下,心中一片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