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可从来没有忘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凝聚态物理,不过是想要提升自己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积累,然后水到渠成的解决那个高挂了数十年的千禧年难题,完成物理大一统理论的重要一笔。
不过现在数学物理都只有3级,现在去触碰这个领域,会不会太过勉强了些?
但很快,他的目光就变得坚定起来。
都已经几个月过去,拖得够久了!
先订个目标,只要自己还在不断进步,这个所谓的难题,终将被自己拿下。
做出决定后陈辉不再内耗,所有心思都铺在了杨-米尔斯方程上。
杨-米尔斯方程如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程的存在性问题,一个则是质量间隙。
杨-米尔斯方程是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数学框架,就像牛顿方程描述宏观物体的运动一样,它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核心工具,尤其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数学上的“规范场”来描述这些对称性如何影响粒子的行为,规范场对应的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对称性,比如电荷守恒,动量守恒等。
就像水面的波纹必须遵守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规则一样,粒子的行为必须遵守这些规范对称性。
关键的矛盾在于,杨米尔斯方程的某些解对应质量为零的粒子,但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比如如质子、中子,却有明显的质量。
所以问题的核心在于,需要从数学上严格证明,杨米尔斯理论在描述某些相互作用(如强相互作用)时,最轻的粒子必须有一个非零的最小质量,即存在质量间隙。
物理学家通过实验早已知道强相互作用中存在质量间隙(比如质子、中子的质量),但数学上至今无法严格证明这一点,这暴露了理论数学和现实物理之间的深刻鸿沟。
如果质量间隙不存在,粒子可能没有质量,物质会像光一样弥散,无法形成原子、分子,更不会有你我。
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问题,就是问:数学上是否允许存在某种光滑、稳定的‘场’,它能完美描述自然界中的强相互作用?
即数学上是否自洽,方程是否有光滑、全局的解。
数学上需要证明,在四维时空(3空间+1时间)中,存在满足特定条件(如能量有限、无奇点)的解,且解能描述物理现实。
他的难点在于,方程是“非线性的”,解的微小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模拟空心菜 作品《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第161章 向那个终极问题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