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衔,既有名位,又有实权,那时才算是半个宰相。
还是得先把罪族的身份给去掉才行!
历史上今天以及明天就会有大批士子前来投奔,诸如解缙等人,杨荣拦住了急匆匆进宫的朱棣,问出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先遏陵乎,先即位乎”,由此得到了朱棣的赏识,后来官运亨通。
可对于李祺而言,这些都远远不够!
在他看来,历史上的朱棣进入应天后的一系列操作,简直如同小丑,丑陋的不能再丑陋,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反面素材。
一念至此,李祺径直问道:“殿下可是要径直入宫?而后让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以削平建文旧臣的反抗之心?”
对于李祺能猜出来这一点,朱棣和道衍等人都不奇怪,朱棣点点头道:“正是,景和可是觉得不妥?”
“若是方孝孺愿意起草诏书,自然是没有不妥,可殿下难道没想过方孝孺会宁死不屈吗?
若是在宫中大殿之上,百官之前,殿下被方孝孺严词拒绝,岂非颜面尽失?
若殿下真有此愿,就将他请到这营中,在这里无论成败,都不为外人所知,此乃进可攻、退可守之道。”
李祺一言点醒梦中人,朱棣连忙吩咐人去将方孝孺请到这里,而后他突然反应过来,李祺这是话中有话,“景和是觉得方孝孺绝不会屈服?”
“我与方孝孺虽政见不同,可他是个从一而终的忠臣,有面对生死而不堕其志的秉性,我断定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屈服,只是我空口白牙不足为凭,还是要殿下一试才可。”
李祺转身走到帐中屏风之后,静静等待着方孝孺前来。
只有让朱棣知道方孝孺这条路彻底走不通后,他后面的计划才好实施,这是一套针对朱棣性格弱点的连环计,乃是赤裸裸的阳谋。
方孝孺根本就没躲,他昂着头走进了燕军的营帐之中,朱棣好声好气的请方孝孺写下登基诏书,可却被方孝孺厉声驳斥。
朱棣说自己是效仿周公辅成王,李祺听得都直摇头,朱棣和他爹一样,每次找的理由都太烂了,所以才会为人诟病。
这大概是周公在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方孝孺厉声问道:“周公辅成王?那成王呢?”
朱棣只能硬着头皮说成王自焚了,方孝孺又说成王有儿子,朱棣说国赖长君,这话到这里实际上就已经谈不下去了。
朱棣在这一套政治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