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分,京城冠冕,有微风抚来,大内禁中,三殿宫阙之间,白玉阶梯之下,兵甲森森。
张辅扶着朱高炽登阶而上,他心中满是慨然。
该如何形容现在的心情呢?
张辅感受着砰砰跳动的心脏,自问着。
过去数十年间,唯有大行皇帝靖难功成,他随大行皇帝策马入南京时,心境之激荡,可与今日相比。
从龙两代皇帝,英国公府算是拿到真正的铁碗饭了。
日后就算是子孙不肖,只要别作出造反的大事来,皇帝总会念着今日的香火情,给留一个体面。
朱高炽入奉天殿后,却没有直接进殿,而是驻足于殿门前,抬头望向殿内高挂在皇帝位上的匾额。
上书“奉天承运”四字,铁笔勾画,乃是太祖高皇帝亲自所写。
无论是南京还是北京,大明历代皇帝就在这座奉天殿中,接受群臣的朝拜。
朱高炽心中有无尽的感慨。
他脑海中翻涌着无数回忆,奉天殿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他曾在这里卑躬屈膝,在皇帝的威势下,战战兢兢的活着,甚至有两次,差点他的太子之位就失去了。
可今日,他再次来到这里,前任主人去世了,而他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直到今日,朱高炽才明白什么叫做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当他站在这里的时候,他才明白了当初父皇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天家父子,至亲至疏!
无数思绪滚过,朱高炽跨过门槛走进殿中,偏头望向英国公张辅,“国公,京城大营不会出问题吧?”
张辅沉声回道:“回太子话,有您的监国手令在,诸将莫敢不服,大营已经掌握在殿下手中。”
朱高炽闻言深深望了张辅一眼,他这个岳丈真是知情识趣之人,武将中的清流。
他这个太子在文官中自然威望甚重,可在武将中,却着实没有威望,否则他那个弟弟汉王,又怎么敢和他争皇帝位呢?
朱高炽心中暗道,日后他必然是要重用李显穆的,如此一来就不能真的让张辅掌握兵权,在五军都督府任职了。
张辅可以作为未来大明的定海神针,加封太师,威慑朝堂,参预机务。
电光火石之间,对张辅的安排已经大致做好,朱高炽点了点头,没再多言。
杨荣奔向内阁,召集在京的臣子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