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说,他便是道剑仙?”
“不对,他如果是道剑仙,李道长应该称其为师尊,而不是师叔祖。”
“真的好好看,你们说望城山收不收女弟子?”
“望城山收不收女弟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男人可能要打你。”
“没见识,道剑仙爱穿紫衣,之前飞走的那位才是道剑仙。”一位身穿白色儒衫的年轻人开口道:“刚才那位身穿青衫之人,则是道剑仙的小师叔,楚国的那位太上皇。”
“嗯?你如何知道的?”
“嘿嘿,小弟不才,是个写话本的,自然消息灵通一些。”年轻人一笑,自顾自掏出一叠话本:“诸位看看,这是我新写的话本。
道剑仙自传:我与小师叔不得不说的故事。
不喜欢也没关系,我还有小师叔请自重、小师叔,我受不了了”
“哦,听着就很有意思,我能不能先看看?”
“当然可以,兄台我跟你说楚,楚前辈!”年轻人扑通跪了下来:“楚前辈,我刚刚那些都是瞎说的,您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古人好男风,尤胜今日。
说白了,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楚昭没有理会他,随手拿着那本小师叔请自重看得津津有味,坐在草地上,身边清风环绕,彩蝶绕舞。
旁边身穿儒衫的年轻人,一脸拘谨,浑身冷汗直冒。
年轻人姓孙,名锦年,自幼酷爱读书,偶然听闻儒剑仙谢宣的事迹,心生向往。
于是,与父母辞行,只身踏入江湖,想学谢宣游历江湖,看遍天下书籍,读个剑仙出来。
只是江湖之路,又岂是那么好走的,无钱寸步难行。
为了生存,他便写了一些神仙鬼怪的话本,不料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再然后,他便被百晓堂注意到,被收纳进组织,成为了百晓堂的一名弟子。
望城山这边如此热闹,他自然是要来瞧瞧的。
孙锦年有个特别的天赋,那便是自来熟。
得益于这个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很快便与望城山的弟子打成一片。
听说他准备给望城山著书立传,便有好心的弟子,讲述了一些望城山上的事情。
原本有关楚昭之事,望城山弟子历来避而不谈,只是楚昭此次回山后,特意吩咐将他是望城山弟子一事宣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