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
赵盼儿顾不得跟袁屯田和浊石先生多说什么,匆匆朝那群人走了过去,朝领头的绣茵行了一礼。
“绣茵姑姑。”
“不敢不敢。”绣茵连忙还了一礼:“赵娘子,娘娘有旨,让奴婢教您一些礼仪规矩,您看?”
“您稍后,我去安排一下。”
就在赵盼儿准备去跟孙三娘交代的时候,孙三娘已经走了过来。
“盼儿,这几位是?”
“绣茵姑姑,皇后娘娘的贴身女官,从小看着殿下长大的,现在韩王府后院所有事情,都是绣茵姑姑在管理。”
孙三娘一惊:“那岂不是和赵长史一样的身份?”
“奴婢可不敢与赵长史相提并论。”绣茵笑着摇了摇头,朝孙三娘行了一礼:“见过孙娘子。”
孙三娘见此,赶忙福了福身,没敢说话。
“三娘,茶坊就交给你了,我要出去一趟。”
孙三娘闻言,下意识压低了声音,问道:“没事吧?”
“只是教赵娘子一些礼仪,没事的。”绣茵一笑,恭敬地询问道:“赵娘子,您看是去王府,还是回安业坊,亦或者就在这里?”
在茶坊肯定不合适,今日客人不少,都没有空闲的地方。
至于去韩王府,她现在是待嫁之身,也不太合适。
于是,一行人回了安业坊。
而就在她们离去后不久,又有一队人马来了半遮面。
领头的是一个太监,他手里还捧着一封圣旨,显然是来宣旨的。
得知赵盼儿已经回了安业坊,他们又匆匆去了安业坊。
孙三娘还没有见过圣旨是什么模样,心里跟猫爪子挠似的,但又不好赶走客人关门回安业坊,只能强压下好奇继续营业。
终于熬到下午打烊,她没有半刻停留,带着葛招娣回了安业坊。
说来也是巧,她们正好遇见从双喜楼回来的宋引章和项佑。
项佑本就是托小翠帮忙,揽下的接送宋引章的活,现在孙三娘自然已经了解到他的一些情况。
孙三娘快步上前,热情招呼道:“项参军,多谢你送引章回来,进门坐坐啊。”
项佑看了眼宋引章,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不用客气不用客气,项参军里面请,快请。”
前院,凉亭中。
孙三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