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灭定难军,生擒李德明,赵衻边筹划边等待,只有了大半年,这个战绩绝对是宋朝历史上稍有的辉煌战绩,但赵衻并没有引以为傲。
因为他很清楚,占据河西走廊的定难军,只不过是一弹丸小国,而辽国却是版图不弱于大宋,且军事力量更甚,所以想要从辽国手中收回燕云十六州,要比灭掉夏州定难军要困难太多太多。
事实上也是如此,赵衻带着在西北边境磨练出来的十万大军抵达北方的时候,北方正在遭受辽人的肆虐,兵锋直指大宋京都。
赵衻光是整合北方的边军,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辽人已经攻入了大宋的腹地。
初次交手,赵衻就见识到了辽人铁骑的凶悍,一支千人的队伍竟然差点被辽人全歼了。
不得不说,契丹一族能压制中原百年之久是有原因的,他们的铁骑确实相当强大。
地处环境恶劣的辽国,他们训练出来的骑兵,的确不是大宋的骑兵能相比的。
而且契丹人天生凶悍,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宋人基本不是辽人的对手。
所以以往对抗辽军的时候,中原王朝的军队基本都是靠数量取胜。
赵衻的目的是击溃辽军,而不是逞一时之勇,所以他也准备以数量曲声,收拢被辽军大三的军队,开始合围辽人。
辽军虽然强大,但有一点他们远不如大宋,那就是他们无法进行持久作战。
作为入侵的一方,他们所带的干粮不足,一路上都是靠以战养战,抢夺宋人的粮食来保证自己的生存。
所以辽军在进入大宋的腹地之后,基本上不会选择进攻大型城池,因为大型城池守城易攻城难,辽军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工程,更多的是劫掠小型城镇和村庄。
辽军的行动速度很快,想要围剿他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赵衻的战争经验丰富,花费了不少时间,便一一堵住了辽军的进攻路线,开始了反攻。
远在汴京的赵恒和文武百官得知赵衻仅用半年,就挡住了辽军的攻势,让辽人无法再进一步,解除了汴京之危,所有人都震动不已。
尤其是在得知赵衻歼灭大股辽军部队后,赵恒更是欣喜若狂,然后就发生了一件极其荒谬的事情。
朝廷再次派出使臣前往辽国,与辽人进行和谈,愿意以增加岁币为条件,停止战争。
不得不说,朝堂上的文官思想真的是奇葩,打输了和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