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回官家,臣有所耳闻。”
“你觉得韩王是蓄意挑起战事吗?”
问话的同时,赵恒双眼紧紧盯着顾千帆,想要看清顾千帆的反应。
顾千帆沉默了一下,回道:“回官家,韩王殿下乃是天下名将,对朝廷尽心尽力,臣一直对韩王殿下十分钦佩,至于韩王殿下是否蓄意挑起战事,还需调查。”
赵恒嗯了一声:“是老成持重直言,韩王是朕的儿子,他是什么人,朕了解,只是最近朝中有些言论对韩王不利,甚至还有奏折上表,弹劾韩王拥兵自重,多次破坏两国和谈。
朕当然不信这些小人之言,但为了证明韩王的清白,这件事还是要仔细调查一番,顾卿你执掌皇城司,乃是这方面的好手,萧相也向朕推荐你,所以朕想派你去北疆调查此事。
务必要调查清楚,给韩王一个清白。”
顾千帆低下头:“臣定不负官家之名,即刻带人前往边疆。”
赵恒并不知道,顾千帆本身就是赵衻的人,不过他相信,以赵衻的本事,一定能让顾千帆归心,哪怕顾千帆是萧钦言的儿子也一样。
而顾千帆退出皇宫后,只觉得背后凉风阵阵,眼神变得迟疑不定。
“难道官家也忌惮殿下,想要动殿下吗?”
他在官场这么多年,见多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连亲生父子之间也没什么信任可言,就比如他和萧钦言。
自从韩王前往边境掌军开始,朝中的文官对他就没少攻讦,哪怕韩王灭了定难军,击退辽军,这些攻讦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多了。
表达的意思就一个,韩王掌兵,乱国之道也。
所以这些文官一直想要把赵衻从边关调回京都,重新派人前往边境,而且人选要么是文官,要么就是主和派的武人。
官家虽然一直没同意,但未必没有被这些言论影响,对韩王产生忌惮之心,只不过辽国兵锋太盛,官家也不敢乱来,毕竟纵观大宋数十年,能正面击败辽人,且取得重大胜利的,现在也就只有韩王一人,所以官家即便忌惮,也不敢对韩王轻举妄动。
顾千帆只觉得遍体生寒,他是赵衻的人,很清楚赵衻想要做什么,知道赵衻对大宋和官家忠心耿耿,但官家今日这番言行,只怕是在开始怀疑韩王殿下了。
赵衻在前线领军浴血奋战,后方却不停的想要促成和谈,就连柯政都叛变了主战的阵营,现在更是领头弹劾韩王,让官家都要秘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