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韩琦,旁敲侧击的问道:“老师是怎么收他为弟子的?”
“师兄有所不知,他父亲是已故的右谏议大夫,南阳县男,我们也算是世交。”
对上了,对上了,果然就是历史上的韩琦,只是历史上的韩琦似乎没有拜寇准为师,没想到这个世界的韩琦却拜了柯政为师。
赵衻心里如此想着,嘴上却道:“原来如此,原来是韩大夫之子,我就说老师这么忙,怎么还突然收了个弟子。”
“这其实父亲以为和谈之后,会闲赋在家,再加上父亲和韩叔父又是好友,而且韩琦这小子实在聪慧,所以父亲才会收他为弟子。”
“闲赋在家?”
赵衻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苦笑道:“在老师眼里,我就是那么爱记仇的人?”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柯昭一个劲儿的摇头,说道:“师兄您自然不是,只是父亲他心里迈不过去那道坎,在两国的战事上,始终是父亲对不起您。”
“没什么对不起的,我能理解老师的想法,其实看到那么多大宋将士战死沙场,我当时其实也想过放弃,想过跟辽人和谈,只是我跟党项人打过交道,自认还是比较了解异族人的,他们就是一群喂不饱的恶狼,只有将他们打疼、打死,我大宋才能真正的安稳。”
赵衻一时间有些感慨,最后笑道:“算了,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走吧,我亲自去开解开解老师。”
一见赵衻准备走,现在已经相当黏他的赵晔赶忙喊了一声爹。
很显然,这小家伙是想跟着一起去。
赵衻自然没有反对,抱起儿子,带着柯昭一行三人直奔莱国公而去。
对于当初反对赵衻掀起战火一事,柯政真心实意道了歉,毕竟从结果来看,赵衻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如果当初和谈成功,也就不会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且让辽人俯首称臣的盛举。
不过柯政也表示不后悔,如果再来一次,他依旧会反对赵衻掀起战火。
总之,这次私下里的会面,让师徒之间达成了和解。
也因为两人的和解,朝堂愈发的和谐起来。
等到赵恒回京之后,赵衻还上奏提拔柯政为相,不过赵恒历来都不喜欢柯政,自然没有恩准,但为了给儿子面子,还是将柯政提拔为了三司使。
再然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赵恒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将朝堂事务交给了赵衻全权处理,他自己偷起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