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哭笑不得,也有些无奈。
不过主要是国内的编剧地位太尴尬了,不仅导演可以随便改,制片人,顶级演员甚至都可以指手画脚,编剧还没地方喊冤喊苦。
而且在国内,大多数电影项目又是“制片人+导演”主导型,编剧往往是被动接活的一方;
除非是特别重要的创作型编剧,如史航、芦苇、王硕等,否则在成片的署名排序、是否署名上,并没有决定权。
反之,有些后期“润笔”或“挂名”的人因为地位高,如制片、投资方、甚至导演,反而能列为署名编剧。
这是华语影视圈里长期存在的“署名混乱”与“署名不公”问题。
可以说吴宸这一番话,足以让这些编剧感恩戴德。
众人从会议室鱼贯而出,神情间既松了口气,又隐隐带着一种“没白干”的振奋。
茶水间那边几人悄悄聚在一起,小声议论。
“我刚才差点以为听错了.吴导说‘一个都不会少’,差点我都听成一个都没有了.这次来写剧本真的太值了,我朋友得知后肯定后悔死了。”
“妈的,我干了五年剧本,第一次能署全名。你知道我以前给人写剧本,署名署的是‘编剧组’,我特么连个缩写都没有。”
“你这算什么,我更惨,我上一个项目署的是投资人女儿的名字,稿子是我一个人写的,结果制片人一句‘你没意见吧’,我连话都不敢说。”
“可惜,吴导应该不会亲自执导这部,画皮这个本子真有意思,拍好了绝对有戏.”
“.”
众人离去后,会议室里只剩下了吴宸和路阳两人。
这一版本的分镜,路阳已经画出来了。
吴宸还坐在长桌尽头,目光落在画皮分镜稿的最后一页,最后缓缓合上:
“最近看来没少熬夜啊,这些天好好休息。不然哪有精力执导电影,这项目没你想的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