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本’亦是‘文明的火种’。
印刷术带来的是文化流传、文明延续,而这些,都是靠人来承载的。”
电话那头,张艺某沉默了。
这一句“人是文字之本”,仿佛在他脑海中击出一道清晰的弧线。
“有道理啊,有道理。你这一句话,把设计理念都点醒了。”张艺某十分兴奋,他好像找到解决方案了。
“行,你暂时也别牵挂这事了,好好过年,年后我们再沟通细节.”
年后一回去,吴宸便已经接到了张艺某的邀请了,文化艺术顾问组要与导演组沟通节目的细节方案一事。
地点设在京城奥组委旁的一间专用会议厅。
此时京城的气氛早已悄然转向奥运会忙碌与紧张的筹备之中。
距离8月8日开幕式,只剩下不足半年的时间。
陈凯哥放下了正在紧张拍摄的梅兰芳,准时抵达现场与季羡凌、汤意介、靳尚宜、徐晓仲、吴宸几人一同线下参与。
而斯皮尔伯格、伊文思潘平、理查德彼得伯奇和李按等人则是线上参与。
“陈导,剧组拍摄顺利吧?”吴宸找了个自然的空隙和陈凯哥寒暄,毕竟就坐在隔壁,总得打个招呼。
陈凯哥略带倦意,俨然这段时间拍摄压力不小,但仍笑着点了点头:“还行。”
随后,会议迅速进入正题。
此时众人翻开资料,上面列举了导演组遇到的几个大问题,议题是如何把中国传统意象做成能被全世界理解的画面语言。
光是这个议题下就有几个小问:
如“活字印刷术”要做“真人舞蹈”还是“动画”?
“书法、水墨”如何具象化?
中国人熟悉的审美符号,对外国观众就是“问号”,要如何解决.
“活字印刷术这个问题我过年时候和吴导沟通过讨论过,吴导当时的意见是‘人是文字之本’,偏向于真人,用人来排字,用身姿构筑字意。
这让我很受启发,所以我的想法是,采用真人翻板阵列,由人组成汉字,从字的拆解、组构、演变,过渡到整版排印,一气呵成。”
张艺某率先说出了想法,众人集思广益。
众人一齐望向吴宸,他轻轻点头致意。
会议室内静默数秒,显然在思考。
“我觉得吴宸这个理念非常好。”一向话不多的季羡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