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本就穷苦,请不起医生,也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何况,他们还住在海边,就算有钱,一旦有了急病,也难以请到医生!
“吾定可以想到办法的!”苏轼说着。
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现,想起了偶像范仲淹在家乡创办的义庄、义学和义田。
“为何吾就不能在这登州,效范文正公故事,以官府之钱,创办一个义医院?”
“这义医院,有些拗口”
“不如,就以养生民,济贫苦为名,号养济院!”
苏轼顿时浑身一个机灵,再也坐不住了。
他当即打马,带着随从官吏们,急匆匆的回到府衙。
进了府衙大堂,苏轼正准备召集他的幕僚、佐吏和登州上下官员,一起商议这个事情。
他的爱妾朝云,就来到他面前,低声道:“官人,汴京城来了天使,言是有官家手诏”
苏轼楞了一下:“天使?官家手诏?”
朝云点点头。
苏轼只能先去府衙后宅之中,见了那位从汴京而来的天使,并从后者手中,接过了天子手诏。
苏轼拿着手诏,看一遍。
确认确实是当朝天子的笔迹,然后他就看着内容,有些发呆。
“官家给登州拨钱五千贯,命我营造码头,并查清楚登州海岸的礁石,理清航线?”
苏轼喃喃自语着。
然后,他脑子里一道闪电划过。
“市舶司!”
“登州有可能开市舶司!”
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市舶司,那是日进斗金的好机构!
迄今,大宋只有广州、杭州有市舶司。
然后,还有泉州这个即将开港的市舶司。
若登州也能有一个市舶司
苏轼的呼吸开始急促。
他仿佛看到了海外商贾接踵而来,登州市场繁荣昌盛的景象。
登州是可以承接来自高丽、北虏、日本的商贾的!
同时,苏轼也知道,养济院需要的钱帛,可以找谁要了?
登州的形势户们!
于是,苏轼在送走使者后,就命爱妾朝云磨墨。
他提笔开始给登州境内的形势户、士绅人家写信,请他们三日后至府衙相商。
苏轼的邀请,自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