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会晓得,现在正是大理国历史上最关键的历史时期?
所以,他虽然居高临下,看到了高泰明脸上的那一抹转瞬即逝的尴尬,但也没有多想,继续扮演着自己的‘关心大理人民福祉’的皇帝角色。
便道:“如此便好,请高卿回国后,代朕转达对大理王的问候。”
“大理当年助大宋斩杀侬逆智高,大宋一直是记得的。”
“此番,王师南征,大理更卖马与我朝,于王师助益良多”
高泰明听得感觉有些手脚冰凉。
他入朝也有一段时间了。
靠着钞能力,他已经打探清楚了,这宋庭现在的情况和格局。
老皇帝去年死了,即位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皇帝。
本来按道理,少主当国,母后听政小皇帝应该是没有任何权力的。
但宋庭这个小皇帝却是个例外。
他虽然才十岁,却已经在国中上下,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戴。
传说其‘年虽幼冲,俨有古圣王之质’、‘神圣明断,颇类成王;宽厚仁爱,有仁祖之德;孝爱两宫,蔚然先王遗风。’。
总之就很厉害!
据说,南征交趾,就是他乾坤独断,力排众议做的决定。
同时,南征将帅也都是从他身边的近臣、亲信里选拔的。
甚至战后的善后以及安抚政策,也基本出自这位小皇帝之手。
一开始,高泰明还将信将疑,但现在到了殿上,看着那小皇帝端坐殿上,就像是一个天生的帝王一样,自信、自若的与他谈话,而殿上大臣,都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
显然,他已经不是第一天这么做了。
“难道,他是天才?”
“有着佛祖庇佑、点化?”
大理在段氏的带领下,无比崇佛。
遇到了难以解释的事情,自然就会推到佛陀身上。
高泰明顿时汗流浃背。
因为,若是那样的话,殿上的那个小皇帝说出来的话,就太不一般了。
首先,他提及了当年兴宗(段廉平)斩杀战败后逃入大理避难的侬智高一事,还表示宋庭至今记得此事。
可问题是,兴宗的后代,在高家手里被玩的欲仙欲死。
先是兴宗之子段廉义,被高家借杨家的手诛杀。
然后,高家又废黜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