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济。
一般来说,做到这个地步,官府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了。
这可是天灾!
死个几千上万的老弱妇孺很正常,地方经济凋敝几年也很正常。
所以,小官家还想做什么?
难不成他还想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
这可能吗?
便只听帘中的小官家说道:冯公何罪之有?
正好,朕经此一事,欲集天下救灾、备灾、善后诸事,备为一书,刊印天下,以为天下大臣必读之书,更欲在京中,于太学之中,别立一课,专授太学生备灾、救灾、善后措施。
公乃元老,三朝重臣,不知可愿主持编修此书?并在之后,主持太学此课?
冯京听着,心中火热无比,当即就拜道:老臣万死不辞!
这可是好差事!
不仅仅可以借此留在京中,以元老的身份辅政。
同时,这主持修一部集天下备灾、救灾、善后
条例的书册,作为天下官员必读之书。
日后,还要在太学之中,别开一门,让他来主持这一门新的太学科目的建设。
这是在送他冯当世留名青史,赢得不朽啊!
冯京心中顿时美滋滋的。
只觉当朝官家,真乃圣主明君,确是知人善用。
同时,在心中更加后悔去年自己因为胆小而提桶跑路的事情。
其他宰执、元老,也都在此时,拿着异样的眼光,审视着冯京。
这锦毛鼠,到底走了什么运道?就连文彦博都忍不住审视起来。
却如何知道,赵煦是在酬谢冯京在他上上辈子,为了帮他这个少主立威,拿着自己的丧事陪着表演,掀起同文馆一案的功劳?
端坐在帘中,赵煦看着殿上的冯京欢天喜地的模样。
人皆言,冯当世锦毛鼠也。
可几人能如其一般,忠心国家?
在赵煦的视角,冯京可是大忠臣!
一个肯拿着自己的丧事来给皇帝当舞台的大忠臣!
敢问,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个地步?
冯京得了好处,自是知道,自己应该酬谢。
怎么酬谢呢?
他想起了自己入京后,听说的文彦博在京城的所作所为。
一句话概括——元老搭台,天子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