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领。
这些人一旦回到南牟会他们一旦得到自由,就会带着他们的兵马离开,从此再也不会听他的号令。
“国相”他的亲信部将梁乙胜来到他身边,低声道:“南牟会那边,送来的粮草,只有五百车”
“根本不够大军吃用。”
“各部都在宰杀牲畜了”
梁乙逋听着,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
“再等等看”
他在等一个希望!
南蛮答允他和议的希望!
一旦如此,他就可以从容撤军,而且是带着胜利撤军。
他可以告诉国中各部——这些条件,都是我争取来的,是我用刀子逼着南蛮答允的。
在利益的裹胁下,破丑家、五牛家、拽厥家也会捏着鼻子认可。
现在,无疑就难得多了。
可他只能等等一个奇迹,或者等到一个他不愿意听到的声音。
好在,他也已经做好了后手。
铁鹞子、步拔子、泼喜军这三支精锐,一直被他牢牢控制。
此外,其他各部的精锐,也都被他笼络了起来。
只要大军在手,一切都有可能!
十一月越来越近。
汴京城的气温,也越发的寒冷。
好在,白波撵运司以及御河漕运司,赶在汴河断航前,将汴京内外的石炭场全部填满。
这个冬天,汴京百姓,依旧可以用廉价的石炭取暖。
赵煦穿着辽人送来的貂皮所制的裘衣,在沈括的簇拥下,走在了轧棉车间中。
看着那一具具轧棉机,将棉铃中的棉籽轧出来。
这些轧棉机的发明,赵煦也是贡献了一部分力量。
因为他在现代留学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在西北的农村地区呆过。
所以,他见过当地农民家里收藏的土制轧棉机。
虽然他不是学机械的但到底看过实物,加上轧棉机也不复杂,无非是一个表面布满钢齿的滚筒加上手摇的摇把和木制框架罢了。
如今,虽然没有大量合格的钢铁。
但精铁是不缺的。
尤其是铁冶部门,开始对高炉、反射炉等技术进行迭代后。
现在专一制造军器局的精铁产量,已经能达到每个月十余万斤的水平。
也就是冶炼技术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