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事情,必定害民。
然而,先帝态度坚决,于是李常只能是自请外郡。
果不其然,事后,吕惠卿指使了很多人来打压他李常。
但李常坚决的与这些人做着斗争(注1)。
如今,韩绛在致仕时,举荐吕惠卿。
一旦吕惠卿回朝
以其性格,李常知道,他一定会践行当年的诺言。
那个福建子,必然与他为难。
想到这里,李常就握紧了拳头:吾绝不能做事不管!
必须上书,必须与两宫、陛下阐明此事!
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写奏折,议论这个事情。
但思来想去,直到这天下值,他都没有拿定主意。
主要是,他需要斟酌用词,必须在尽量委婉的同时,还能说服两宫与天子。
没办法!
吕惠卿是韩绛举荐的。
而韩绛,如今已正式致仕。
若他言辞激烈的反对此事,就很容易给人错觉,以为他不尊重韩绛这个致仕的前宰相。
更
何况,他还需要顾忌少主的态度。
张之谏一案,可是直白的显露过少主对吕惠卿的保护态度。
于是,李常直到回到家,还没有想好腹稿。
正好,这个时候他的外甥黄庭坚,来他府邸看望他。
鲁直来的正好李常一看到自己这个外甥,顿时大喜:吾正欲遣人寻鲁直呢!
黄庭坚一听就反应过来,问道:可是为了康国公举荐吕经略一事?
嗯!李常道:那福建子,乃是睚眦必报的小人,其当年在朝,便迫害了不知多少君子贤人。
如今左相推举我恐其若回朝,则都堂将永无宁日!
这是肯定的!
别说是旧党的君子正人了。
便是新党的那些大臣,谁又愿意看到吕惠卿回京?
元丰时代,为了防止吕惠卿回朝,新党、旧党的大臣们,甚至曾默契的联手过。
黄庭坚想了想,道:舅父大人,小甥以为,如今想要阻吕经略回朝,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御前,赞其为官,美其功劳了
嗯?李常皱起眉头。
黄庭坚解释道:舅父也当知,当朝天子,于吕经略似乎颇有好感。
而自兴龙节,群臣共拥天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