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回到熙州,就在自家的牧场里,模仿着庐州包氏的私塾,建起了熙河包氏私塾。
因为有钱,所以,包顺直接下令,所有包氏族人的孩子,都可以入读。
其中学习成绩优异者,更是可以免费入读。
每年私塾成绩排名前十的孩子,更是能拿到五十贯以上的赏钱。
回忆着这些,包诚认真看起了题目。
第一题:关关雉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谓关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何也?今朝廷欲举关雉之义,以合修身治国齐家之道,汝且具义而书,限千字。
第二题: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周礼曰:均贫富,孔子曰:均无贫,方今天下,富者虽未阡陌连野,贫者实无立锥之地,今天子欲举先王之道,奉圣人之教,以求民富而国强,汝且以硕鼠之义,书先王之道,圣人之教,用于当今之法,限千字。
看完这两道题目,包诚就皱起眉头来,感觉这两道题目对他来说,似乎有些过于难了。
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在卷子上,似乎还贴着一张黄麻纸。
他好奇的拿起黄麻纸,发现上面用着小楷,列举着本次科举需要避讳的文字和如何避讳的办法。
譬如,诸位先帝名讳与谥号、庙号,以及当朝天子的名讳自然都要避讳。
但,当今天子圣明,为了防止给天下士人添麻烦,所以已有旨意,诸先帝圣名、庙号、谥号,皆可以用其陵名代指。
譬如先帝,可书永裕陵。
而天子本人名讳,则可以在遇到的时候,空出不书,号空一格。
此外,两宫慈圣闺名,皆为二字,只要不是二字同书,则无须避讳。
两宫父祖,则可书其谥号。
譬如太皇太后之父高遵甫,可书高穆武公,而皇太后之父向经,可书向康懿公。
此两宫慈旨也。
而在大宋,需要避讳的还不止这些。
依故事,都堂宰相的名讳,也需要避讳——此国朝所以尊宰相而崇治道也。
亦是宰相位极人臣的威严所在。
有些时候,朝廷甚至会要求避讳宰相的父祖之名。
比如包诚在熙州州学的时候,就听横渠的先生们说过在先帝时,因故宰相曾公亮德业功高,故在其在位时不止科举,就连朝廷公文也要避讳曾公亮之父